ST中安成功“摘帽” 控股股东部分持股再遭司法拍卖

原标题:ST中安成功“摘帽” 控股股东部分持股再遭司法拍卖

日本人体艺术写真,男插入女动态图-92WA56f6ea-ST中安成功“摘帽” 控股股东部分持股再遭司法拍卖。

在破产重组两年半后,ST中安600654.SH终于从风险警示区成功逃离。

逃离危险区

ST中安的前身为飞乐股份,于1990年上市,是当年沪深两市著名的老八股之一。2014年涂国身通过定增重组实现了中安消借壳飞乐股份成功上市。涂国身成为中安消借壳上市第一大股东。然而,因“借壳上市”时置入资产估值过高,使得该公司深陷财务造假的漩涡,2019年5月30日,ST中安涉嫌证券虚假陈述,其此前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存在误导性陈述、虚假记载。涂国身也被重罚10年市场禁入。

2022年6月30日 ,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2022年12月23日,法院裁定确认重整计划

2023年上半年ST中安依旧被处于其他风险警示中。

截至2023年4月,因该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业绩补偿事项尚未完成、重整后持续经营能力有待进一步恢复的情形,根据相关规则:“公司存在严重失信,或持续经营能力明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导致投资者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其他情形”,公司仍存在触发“其他风险警示”的适用情形,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不过历经调整,该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较之过往有明显好转。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同比增长12.43%,归母净利润为900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同时,该公司称,公司生产经营亦不会因控股股东业绩补偿事项未完成受到影响,若控股股东业绩补偿尤其是现金补偿得以实现,将大幅改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进而促进上市公司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也将继续推动后续追偿工作等事宜,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已消除。上交所于6月24日同意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月26日开市起复牌后,公司股票将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

淘金之旅

ST中安于6月26日从风险警示板块成功脱身,当初参与ST中安重组的白衣骑士也得以分一杯羹。

根据彼时的《重整计划》显示,ST中安的重整投资人是一个4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包括武汉融晶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武汉融晶)、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厚资产)、湖北创捷芯智慧软件开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湖北创捷)及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招商平安资产)。

其中,核心重整投资人系武汉融晶。

天眼查显示,武汉融晶成立日期为2022年8月23日,当前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6.5亿元,其背后实际出资方是自然人李龙和湛明亮,以及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湖北创捷成立于2022年9月1日,当前注册资本为1.85亿元,实缴资本为0。

国厚资产和招商平安资产均是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其中,招商平安资产是招商局集团间接控股的、深圳市首家具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10日,注册资本30亿元。

国厚资产是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由中国东方资产联合博雅投资共同发起设立,北京文投、光大信托、徐工集团等为战略投资者。

国厚资产官网称,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7.92亿元,该公司收购、管理、经营和处置各类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净资产52.7亿元;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1500亿元,涉及工农中建等数十家银行和近千家企业;参与管理各类基金100余支,规模达1000亿元。

彼时,4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合计向ST中安出资12亿元以解ST中安破产困局,作为回报他们按照1.5元/股的价格受让了*ST中安8亿股股票。

在清偿债务方面,针对优先债券,该公司在担保范围内以现金方式优先清偿,针对普通债权,6万元以下全额以现金清偿,6万元以上以股抵债。

ST中安破产重组方案

2022年12月,公司重整投资人将全部重整投资款支付至管理人指定账户,公司根据《重整计划》资本公积金转增15.27亿股股本,转增股份中的8亿股登记至重整投资人证券账户,其余7.27亿股股票以4.30元/股的价格抵债给债权人,登记至管理人证券账户和部分债权人证券账户,对应的可用于清偿债务的偿债资源为31.24亿元。公司与管理人严格执行《重整计划》。

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申报的债权人数为7,832户,总金额为44.89亿元。经武汉中院裁定确认的债权人数为7,518户,总金额为28.99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完成现金清偿工作的债权人数为7507户,现金清偿总计2.41亿元;已完成股票清偿工作的债权人数为2,113户,股票偿付6.07亿股,合计已清偿债务28.50亿元,已清偿债务占武汉中院裁定确认债权的98.31%。公司剩余债务的清偿将依照《重整计划》继续执行。

仅从账面上看,4家“白衣天使”在此次重组的淘金之旅中均赚得盆满钵满。

自2021年底公司披露申请破产重整后,该公司股价一路走高,于2022年9月14日最高涨至3.42元/股,不过随后该公司股价一路震荡走低。截至今年6月24日ST中安股价报收于2.34元/股。

ST中安股价走势

与2022年末相比,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武汉融晶依旧持有4.33亿股,按照1.5元受让价格和当前收盘价2.34元/股计算,武汉融晶账面浮盈为56%,账面浮盈约3.64亿元。

ST中安2024年一季度末前10大股东

ST中安2022年末前10大股东

与2022年末相比,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湖北创捷依旧持有1.23亿股,仅按照1.5元受让价格和当前股价收盘价2.34元/股计算,湖北创捷账面浮盈约1.03亿元。

与2022年末相比,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招商平安资产旗下的深圳市招平三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股份数不变,依旧为1.38亿股,按照1.5元受让价格计算,自2022年底至今账面浮盈约为1.16亿元。

依然有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T中安将脱帽,但业绩依旧不稳定。公司2023年年报收到监管的问询。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4亿元、6.17亿元、6.82亿元和9.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4万元、91万元、3,696万元和5,935万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季度差异较大。

在财务方面,年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37亿元,其中受限货币资金为3.57亿元;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25亿元,预付款项为 1.23亿元,应收预付款金额较大。

公司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6.44%, 归母净利润为1,979.0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59.83万元。

同时公司控股股东深陷诉讼漩涡中,其超4300万股股份将被司法拍卖,此前还曾流拍。

截至6月25日,控股股东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恒汇志”)持有公司股份4.4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40%。因中恒汇志自身诉讼事项,其所持公司的全部股权已被司法轮候冻结。

6月25日该公司披露,深圳市中院于6月18日至19日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上司法拍卖控股股东深圳市所持有的公司 43,280,000股限售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1%,因无人出价第一次拍卖已流拍

深圳市中院将于7月15日10时至7月16日10时再度对前述股份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活动。起拍价5734万元,保证金11,00万元;增价幅度20万元。

在这超4300万股股份面临司法拍卖之前,该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曾面临多次被拍卖的尴尬境地。

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股权被司法拍卖情况

未来,ST中安将走向何方?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ST中安成功“摘帽”,控股股东部分持股再遭司法拍卖

编辑 | 蔡星卓/index.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