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转为“灾后抢” 供电部门有序复电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22 04:39:14

  中新网南宁6月21日电(杨玉倩 莫晓姣 莫希涛)随着广西桂林全市强降雨减弱,漓江水位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桂林市将防汛一级响应调整至三级响应。目前,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维持防风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也由“灾中守”转为“灾后抢”。截至6月21日10时50分,桂林市主城区已实现91.45%用户正常供电,力争22日前全面恢复主城区用户基本生活用电。

  据介绍,南方电网公司举全网之力支援桂林抢修复电,按照“水退、人进、电通”的原则开展抢修复电工作,努力将灾害影响损失降至最低。目前已集结抢修专业队伍1900人,调拨70台中低压发电车、200台发电机、10台防洪排涝车、100台大功率钨灯驰援桂林,切实提升抢修复电效率。

  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表示,下一步将积极联动政府部 门,持续做好停电区域客户沟通解释工作,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组传递抢修进度信息及复电信息,送电前提醒用户远离用电设备,防止发生涉电事故。按照“一线一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随时有序开展抢修复电。

  与此同时,对辖区内的停电线路和设备做好清淤、检查、试验,做到排查一条、抢修一条、复电一条。持续做好重要电力用户供电保障工作,主动安排人员指导用户开展复电工作,对受洪水浸泡过的用电设备,协助配合开展设备检查和试验,确保试验合格后立即恢复送电。对因小区内部配电设施被泡故障等不具备送电条件的,努力协同小区用电设备管理方开展抽水、清淤、抢修等工作,按轻重缓急协调应急发电设备保障民生用电,避免仓促复电,确保供电安全。(完)

  协同共治,合力实现善治。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落日余晖划过云溪桥,浚县古城已是华灯初上。烟火腾起,古城夜市喧闹,非遗的魅力与古城的厚重在夜晚碰撞、交织。

  110,不仅仅是一条家喻户晓、24小时畅通的“生命线”,还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企业的“第一窗口”。

  汪文斌: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率、死亡率在全球都是最低的。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以及中国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接种等能力持续提升,中方因时因势主动优化调整防控举措,打的是有准备之仗。当前,中方相关部门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全力做好医疗资源配置、药物产能供给和疫苗接种覆盖等工作,着力保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千方百计降低重症,减少死亡。中国疫情形势整体向好,部分省市已渡过疫情高峰,生产生活正加快恢复正常。

  针对新出台的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取消普通型,增加中型的改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当日表示,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代表疾病最常见、典型的表现。在疫情早期,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比较强,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出现了典型的病毒型肺炎表现,当时在临床分型过程中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中国同中亚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开花结果,为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截至2022年6月累计对华输气超4000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贯通,彻底改变了上千万人的出行方式;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建成,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成为跨越高山、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框架内,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双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发展战略对接,将更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睦邻互信。

谢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