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7 13:09:48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 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碳足迹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特定对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对象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6日对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牵头起草并联合14个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中国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强化任务分工和政策协同,提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加快建立中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增进碳足迹工作国际交流互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实施方案》要求,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

  除夕当日,第二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展。这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中国空间站给全国青少年送来的一份新年礼物。画展以“画美丽中国、话美好生活”为主题,分“强国印记”“华夏神韵”“圆梦征程”“幸福味道”4个板块,共有40幅青少年绘画作品亮相“天宫”。孩子画笔描绘的中国梦、航天梦,画作中承载的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令人振奋。

  除了工作,任双欢也在工地上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他在工作中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妻子是项目上的质检员。因为工作需要,他们的家就是工地上的员工宿舍。这个春节假期,他们把孩子接过来,一家人在工地上过年。

  在周虹看来,闽剧每次“走出去”,都精心挑选剧目,都全力展现饱含“虾油味”的“非遗”风采,让老一辈回忆美好乡音,也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了解家乡的传统戏剧。

  回家团圆,让乡情乡味慰藉乡愁;节日里的非遗,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多彩的文化体验,带来全新民俗享受……癸卯春节的浓浓年味穿越古今,彰显中华文化新气象,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时代新图景。

  2023年“万里迎春归 山海竞呈祥”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暨春节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启动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柬单网、东盟通讯社、斯里兰卡镜报、缅甸金凤凰报、M TIME缅甸微视频制作发布中心、巴基斯坦外交视野、巴基斯坦全球新闻、尼泊尔贾纳阿斯塔周报等媒体针对相关活动进行了报道。截至1月23日,海内外媒体发布报道300余条,阅读总量超1亿人次,媒体覆盖人群超1.3亿。

  1月23日是农历大年初二,国内多个省市发布的信息显示,各地景区迎来大批游客,文旅市场展现强劲复苏态势。

崔惠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