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件(套)展品呈现气象万千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0 17:22:06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应妮)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活动。

  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1.2万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特色活动。重点活动包括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 购物节等。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中国履行国际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

  启动仪式上,5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捐赠了优秀作品。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同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展览着重强调非遗的活态性和丰富性,深度挖掘展示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貌呈现的徽州地区古戏楼,选取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项目,通过戏曲名家现场展演和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戏曲经典片段;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营造技艺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传统制茶技艺单元展示了茶的种植场景、制作技艺、文化空间,以茶叙事、以茶述理、以茶论道;民间文学和民俗单元,重点展出三大史诗、端午节等14个项目,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悉,展览展期长达一年,将持续至2025年6月。展览期间将邀请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并通过两条非遗街区、八个体验互动区和十五个多媒体展项,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3/86/14847725772120555094.jpg" alt="" />

  责编:彭大伟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strong>题: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2023年开年全面从严治党一线观察</strong>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进口货物口岸疫情防控、边境口岸恢复开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

  米锋说,中国在选择疫苗时有一个原则,即综合考虑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因素,并坚持依法依规、尊重科学。中国现在的新冠疫苗研发覆盖了全部的技术路线。“实践证明,我们国家的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

  ●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办好“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等栏目,推出“喜迎二十大 我们这十年”专栏、特别策划“喜迎党的二十大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稿件。

张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