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看后市:A股市场中枢有望再上新台阶 中大盘有望依然相对占优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0 19:07:02

  上周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其中沪指跌1.15%,深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33%。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

  华金证券研报表示,展望下半年,在经济恢复、盈利回升下,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趋势,中大盘或依然相对占优。华金证券指出,下半年A股处于盈利上升至中后段、信用回落后筑底的阶段,复盘历史,信用回落筑底期间若盈利回升则市场表现大概率偏强,若盈利下行则市场表现可能偏弱。整体来看,A股下半年有望震荡偏强,节奏上三季度可能偏强,四季度可能震荡。“配置方面,中大盘或占优,高景气的TMT、电新、部分周期和消费等可能相对偏强。下半年建议投资者以高股息为盾,核心资产为矛。”华金证券进一步指出。

  海通证券表示,今年2月初A股或已筑底,2月初以来上涨是底部第一波反弹,当前市场正处基本面验证的蓄势阶段。展望下半年,资金面和基本面或迎来积极变化,市场中枢有望再上新台阶。结构上,基本面更优的白马或是中期主线, 重点关注中高端制造及科技领域。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5月百强房企销售3548亿元,环比上升4.3%,该环比增幅在过去7年维度(2017—2023)仅好于2017年和2023年两个年度,市场仍呈现弱复苏态势;同比则下降35.4%,降幅较上月收窄11.6个百分点。重点城市层面数据表现略有改善,5月一二手房成交同比降幅均收窄。5月房企债券融资规模204.5亿元,同环比皆出现下滑。5月17日多部委密集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措施,杭州、西安取消限购,深圳、上海优化限购政策,政策放松不断有望为需求提供支撑,核心城市与二手房市场有望率先复苏。

  中泰证券表示,节能降碳下钢铁成本刚性有望增强,高温来袭日耗抬升提振动煤价格。6月上旬属于淡旺季转换阶段,下游电厂日耗逐渐攀升,但受制于旺季属性还未凸显,煤价保持弱势震荡趋势,后续伴随气温逐步升高,煤价有望企稳再次回升。6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泰证券认为,电炉钢占比提高可能会给钢铁带来更强的成本刚性,叠加当前焦煤供给下滑预期下,炼焦煤价格有望获得强支撑。一方面电炉钢生产成本高,占比提高可能增加成本刚性。另一方面炼焦煤产量明显下滑,有望受益于钢铁成本刚性增加。煤炭板块高分红、低估值以及需求复苏下的高弹性,攻守兼备,配置价值更加突出。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逐步发力,家电内需有望得到支撑,叠加海外库存逐步去化,出口改善态势有望延续,家电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复苏,当前板块估值依然具备安全边际。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有望受益于内外销改善的白电龙头;二、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和地产端筑底改善的厨电龙头;三、积极推动渠道拓展、加快新品投放的清洁电器。

责任编辑:何俊熹

  而在造车领域,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跨界造车甚至尚未实现量产。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首款车型,目标为“争取15到20年进入世界前五”。不过,不同于多数造车新势力对于融资的渴望,得益于多年积累,小米造车似乎并不缺钱,小米汽车计划10年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小米创始人雷军近日表示:“2023年小米汽车等新业务预计费用投入将达到75亿到80亿元。”雷军解释,“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赛道,任何时候都不晚。”

  这种情况在未来也许会发生些许变化。一方面考古和保护的技术会不断得到更新,更重要的是对待石窟遗产的意识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2021年2月,专门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云冈研究院”挂牌成立,院长杭侃称:“过去以保护作为最主要的职能,所以很多地方都叫文管所、文保所。研究院成立的一个很大变化是,保护和研究并重,甚至研究要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作为中国女篮的队长,杨力维就一直保持着这份勇气,这也恰好符合今年Air Max Day的“MAX到绝”所倡导的坚持、无畏和勇敢,敢于突破的精神。

  在储朝晖看来,一方面的现实是,没有必要让所有人进入岗位前都是本科,现在社会整体上处于一个过度教育的状态,这对个人、对社会、对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利的。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程度提高,大多数人能够上本科了,“没有‘专升本’的,就也不叫大多数人了,事实上需求来自这个层面”。

  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主任、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王一涛表示,在此次疫情中,中医药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很多民众、医学家,甚至西方的医学家,都看到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疾病当中的优势和特色。

  过去五年,反映海南自贸港特征的外向型经济指标表现亮眼。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3.4%、17.7%;经济外向度五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22年达34.7%;实际使用外资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翻番,五年年均增长63.5%,五年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

黄坚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