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接听投资者热线“忽悠式问答” ST贵人收行政监管一点都不冤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24 22:47:38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部分濒临退市的公司为了保壳使劲了浑身解数,有忽悠式增持的、有忽悠式并购的,更有故意披露虚假信息的,ST贵人则是出现了“忽悠式问答”。具体来看,记者以中小投资者身份致电ST贵人,公司方面声称,立案本身对公司经营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这只是一个立案告知书,基本上是对前期相关事件的一个处理结果。

按照ST贵人在投资者问答时呈现出的信息量,在监管部门刚刚立案调查的背景下,ST贵人怎么会提前预知调查的内容和事项?所谓的立案调查难道只是公司方面配合监管机构走一个过场?ST贵人工作人员的回复让人匪夷所思,如果是真的,那无疑损害了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执法的严肃性。如果是假的,ST贵人工作人员不仅违规,而且显得异常轻佻。

ST贵人的澄清及致歉公告来看,工作人员的问答显然具有误导性。公司更正称,工作人员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相关情况,应当以执法机关调查结果为准,公司不应擅自发表缺乏事实依据的不当言论,误导投资者。那么,工作人员为何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个人认为,首先,ST贵人有保壳的压力,工作人员对立案调查显然进行了避重就轻的阐释,尽量安抚市场的看空情绪,有理由相信这也不是ST贵人工作人员第一次作此回复,只不过给记者的这次回复被暴露在阳光下。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工作人员确实是在无任何人授意的背景下信口开河。自以为投资者热线不是公开公告,也不会受到监管,因此作出了不负责任的回复。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ST贵人的工作人员是出于哪种心态给出上述回复,这都严重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向外界作出了误导性陈述。事实上,类似 ST贵人的情形不在少数,相较于公开信披,自认为是一对一或者小范围问答,部分上市公司在接听投资者热线或调研之时口无遮拦。如果是工作人员说的是 实情,则有违信息披露的公正性,如果是虚假信息,则有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如果投资者最后真被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如此次ST贵人的投资者问答未被曝光,立案处罚事项与投资者问答大相径庭,投资者大概率只能默默承受。个人认为,信息披露的严肃性角度来说,不管是对单个股东还是公开对所有股东,上市公司都应当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因此,ST贵人遭监管措施一点都不冤枉。

良性的市场互动需要每个人一起参与建设,为了肃清投资问答互动的不正之风,遇到此种情形,投资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监管部门也应当积极处理此种违规情形。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评论】接听投资者热线“忽悠式问答”,ST贵人收行政监管一点都不冤

  除了天然的噬菌体侵染阻碍物外,细菌也进化出一系列的抗噬菌体系统,来阻止噬菌体的侵染。因此,应用单一噬菌体往往无法有效抑制环境中多样的病原细菌,要有针对不同病原细菌的噬菌体配方。

  “消费者要理性地看待纳米技术和这些宣称运用了纳米技术的商品。纳米技术是以功能为导向的,目的在于利国利民。因此,商品好用才是王道。”张加涛表示。

  而抖音本次回应的“团购配送”,则是在今年1月中旬上线,面向餐饮商家(非果蔬生鲜),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城市开放自助入驻。

  “拉布拉多犬综合能力比较强,但服从性要比其他常见的警犬差很多,所以需要更多的训练,尤其是作为搜爆犬,发现爆炸物防止误触的训练更为艰难。”张宇说,“黑壮”用了四个月艰苦训练,每个战术动作都重复成千上万次,才正式上岗。

  <strong>【回应】</strong>

 <strong> 直球又有分寸的交往叫做“半熟”</strong>

黄世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