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中国医生两项晚期胃癌治疗新方案登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1 22:49:08

  中新网广州6月11日电 (蔡敏婕 黄依涵)连日来,中国医生两项晚期胃癌治疗新方案登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徐瑞华11日表示,希望这些创新治疗方案能够早日走出中国,为全球胃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全身系统性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已到瓶颈期,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年左右,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近年来,以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 初获成效,为晚期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国际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近日发表徐瑞华团队开展的RATIONALE 305研究。这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证实,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为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该研究于2018年12月13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的141家医疗中心开展,997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

  结果发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改善,刷新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纪录,在PD-L1阳性人群中,中位生存期从12.6个月提升至 17.2个月,为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此项全球性多中心的III期研究,接近50%的受试者来自海外地区。该研究的成功也将助力中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走向海外,计划获批欧美国家的适应症,为全球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福音。

  晚期胃癌一线新兴治疗方式不断涌现,但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方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有待解决。徐瑞华团队还开展了一项旨在评估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为晚期胃癌患者二线治疗带来新的选择。该研究近日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正式发表。

  该研究结果显示,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组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紫杉醇单药组显著延长,并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为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方式带来新的选择。(完)

  “速度快,出现事故受伤会更严重;速度慢,滑雪技巧可能生疏,容易被人撞倒。”王琪解释说。穿着“RESCUER雪场救援”白十字标识的他和40多名同事是雪场的首道“防线”,他们不停在雪道巡逻、检查安全设施、第一时间处理险情,急救包、雪道救援船、滑行稳定器是他们的日常工具。

  “实现核聚变点火正逐渐走向现实。”对HL-2M这个我国唯一一个具备开展堆芯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能力的技术平台,这群“造太阳”的人充满信心,“未来HL-2M将继续有条不紊开展后续实验工作,冲击更高的等离子体电流和离子温度等参数,全面提升核聚变三参数,实现我国‘人造太阳’研究新的飞跃。”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闫志明认为,对于文学、新闻、学术研究来说,在写作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形成文本只是最后一个步骤。例如,对科研工作者来说,首先需要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才是学术论文写作。用人工智能来支持科研工作者完成论文写作,让作者从错误更正、文字润色,甚至论文的常规结构撰写等低层次思维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无疑减轻了研究者的压力。

<strong>  助力“双碳”,人才缺口这么补</strong><br />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任思雨)窗外的光线逐渐变暗,从下午到晚上,靳东的采访排得满满当当。

  新学期,各个学校都为校外实践活动、春天踏青游按下了“开启键”。在广渠门中学今天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学校将安排“重启·闪亮的日子”的特别环节,各个年级的学生们通过抽盲盒的方式,得到“未来生活图景卡”。“未来生活图景卡”包括国家大剧院书卡、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到博物馆观看一次热门展览、到郎园参加“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到攀岩馆体验单日攀岩、周末在广中体育馆包场运动2小时等。

黄台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