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医学不容儿戏,手术室怎能成网红秀场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5-30 11:03:36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韦香惠)穿上白大褂就是白衣天使了?近日,一位叫做“老陶说真话”的网红医生因自编自导虚假医疗视频而被永久封禁的事情引发广泛关注。

  这位网红医生在视频中,常常以抢救室医生的形象出现,讲述着深夜或凌晨接诊的危重病人故事。这些救援故事看上去惊心动魄,比如深夜救治误饮农药的女性、处理严重的颅内出血病例,以及在一次吃烧烤引发的冲突中帮助伤者等。

  靠着这些 视频,“老陶说真话”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量将近150万。然而,经过深入调查和网友举报,那些所谓的“真实”故事不过是老陶自编自导自演的产物,而这个自诩说真话的老陶只是来自某整形机构负责人。事情查清后,他的账号遭到了无限期封禁。

  为了追求流量而制造虚假内容在互联网上早就不是新鲜事,案例曝光后,很多网友表示对陶某的“翻车”并不意外,“当年看他起号不久,就知道假的。手术室一点不规范,柜子里都是空的,还有办公室太豪华了。”

  近年来,医疗科普在社交平台兴起,百万级粉丝的网红医生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各种乱象也层出不穷。比如,“跨科室科普”、走“擦边”路线或者危言耸听贩卖焦虑等。还有许多医生与运营公司合作,被流量捆绑,批量抄袭洗稿,不尊重科学常识,生产大量低质内容。

  医疗科普是有必要的,但穿上白大褂来作秀实在是大可不必。作为救死扶伤的职业,医生的公信力至关重要,拿严肃的医学信息做噱头不仅违背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还会干扰公众对正确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理解,破坏公众对于医生形象的信任,严重影响医患关系。

  医学不容儿戏,手术室不是网红秀场。在短视频科普业态已经成形的基础之上,行业协会、医管部门等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引导出台更细致的行为规则,重视对于医疗自媒体的监管。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尊重科学、尊重生命是每一位医生和患者之间都应该达成的共识。医生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确保所发布的医疗信息真实、准确、可靠。公众也应该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积极举报虚假内容,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完)

  (《羊城晚报》2023年01月21日 版次:A06)

  “丝路重镇”甘肃酒泉市推出“看乡景、访乡贤”游子回乡重温乡情游、“穿越古今·云梦飞天”体验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嘉峪关市在关城景区举办“新年迎接关城第一位游客”活动;兰州市启幕“2023栖云小镇华彩冬梦·冰雪花灯嘉年华”活动,设有6大主题近50项娱乐项目。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海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世界级的航运大国,中国既是世界上海员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海员劳务输出国。

  “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总书记细心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今年春晚共6个语言类节目,数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形式上却带来明显突破和创新。脱口秀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圆桌脱口秀《给我一分钟》由知名脱口秀厂牌笑果文化的四位演员表演,何广智和徐志胜这对人气选手也成为目前语言类节目最受关注的新人。

李美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