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外企认为中国市场仍不可替代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02 06:19:24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是不可投资还是不可替代?外国投资者思考第二大经济体不断上升的风险与回报》的文章,作者为左茂红。文章摘编如下:

  年终岁尾,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在展望未来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可投资,还是不可替代?

  中国经济体量大、产业生态系统成熟、中产阶层不断壮大,这一切意味着中国是一个难以放弃的市场。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主任阿尔弗雷多·蒙图法尔-埃卢说,大多数跨国公司仍坚守中国市场,因为它们认为,中国市场未来五年的需求仍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他说,更多商界领袖讨论的不是离开中国,而是维护在华业务的必要性,“这不仅因为中国是重要的产品和服务终端市场,还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而这得益于其高效的工业生态系统”。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到2030年,代表巨大购买力的中国中产阶层人口数量将增至总人口的近40%,从而增加经济的长期韧性。

  香港瑞典商会主席邬德彬说,中产阶层崛起意味着“为他们提供广泛产品和服务的诱人机会”。

  他还说:“我认为那些有足够勇气坚持下去的外国投资者可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美国嘉信理财集团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杰弗里·克莱因托普说,亚洲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不太可能取代中国,尽管很多新投资流向了这个同样拥有约14亿人口的南亚国家。

  印度通过 “印度制造”运动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但中国2022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印度的4倍。

  克莱因托普说:“印度正在投资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但该国缺少中国那样的政府支持。”

  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是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共同建设的,是中国唯一的飞行时间工程材料谱仪,也是CSNS继多物理谱仪和大气中子辐照谱仪后完成建设的第三台合作谱仪。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指出,制度创新是人间佛教行稳致远的关键,中国佛教通过伦理和制度重构,使佛教适应了中国社会“政主教从”、人伦立教的文化形态。参照印度佛教论义传统,结合中国信众知识结构讲解汉译佛典的解经活动,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也应当是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基本途径。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可能途径,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佛教思想和制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走出中国佛教真伪论的窠臼,确立汉译佛典、祖师典籍的根本地位,研究寺院、协会、院校在新时代的社会属性。

  11月30日,两乘组在空间站内合影,一起高喊“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这是当代中国最动人的风景,也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挑战最硬核的力量。

  当日,牛翠平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近期云南省元谋县一专业合作社有300万棵茄子苗需要嫁接作业,她们有40名女工预备大年初三坐飞机过去,在那工作一个月,最少能挣40万元。

  在给陆军步兵学院2022届全体学员、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等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激励大家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复兴伟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吴家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