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7 05:16:11

  “我之前了解的中国太片面了,这次的新疆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多元和包容、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新疆行的最后一天,日本创价学会大阪总务局职员长间敏夫充满了不舍。

  今年是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首次访华并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50周年。5月底,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邀请,创价学会会长原田稔率百名青年代表访华,在新疆这片广袤无垠又厚重深沉的土地上,他们“刷新”并“丰富”了对中国的印象,更对“中日友好”四个字有了具象化的感受。

  “到了新疆,才真正理解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新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5月的吐鲁番阳光炙热,走进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一阵悦耳的热瓦普琴声飘来,带来一丝清凉。这里是吐鲁番市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的石窟群,其中有壁画的洞窟有42个,这些壁画和佛像见证了多元文化在此交流融合。仔细聆听完千佛洞的讲解,代表团成员中冈弘树表示:“透过残留的精美壁画,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曾经的盛景。这是伟大的人类文化遗产,给了我无尽的浪漫想象。”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唐代诗人李颀《古从军行》诗中的交河,位于吐鲁番市西郊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两河床之间的台地上。“壮观!宏大!”参观完交河故城后,代表团成员神田莉佳和吉田知德不约而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建筑艺术、宗教信仰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流互鉴,留下了丰富的印记。从院落、官署、高台、佛塔的断壁残垣,成员们想象着这里曾经繁荣的城市风貌、融合的风土人情。

  新疆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1995年,该文物由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文物见证着昔日丝绸之路的繁荣,讲述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成员们在这件展品前端详许久,想要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长濑千秋表示,“通过这些文物,我仿佛看到了丝绸之路真实的样子。感谢一代代人的努力,让东西方文化、艺术、宗教经丝绸之路传播交流,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亲身观察和感受。”代表团成员本田光司说,几千年来,超越国籍、民族、语言的文化交流融合每天都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上演,来到新疆,才真正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原来我对中国的认识只有皮毛而已!”

  在乌鲁木齐市文化中心规划馆等待出发的间隙,代表团成员茅根美保买了一杯由机器人制作的咖啡。选择口味下单,手机扫码支付,点击一键制作……喝到一杯香气扑鼻的咖啡只花费了几十秒。和茅根美保一样,很多成员来到中国之后尝试了手机支付,扫码购买、无感支付带给他们便利又新鲜的购物体验。

  从乌鲁木齐开车到吐鲁番的路上,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吸引了成员们的目光。他们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向导游询问这些电能将被用到何处。成员们纷纷表示,印象中的新疆是沙漠和戈壁,实际上新疆不仅风景优美,文化多元,经济社会发展也非常迅速。“百闻不如一见,只有来到了中国,才能更加了解中国。”

  大约20年前,长间敏夫还是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那是他第一次和朋友们来到中国旅行。“当时我看到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但是现在路上有非常多的电动汽车。不仅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遥远的乌鲁木齐同样高楼林立。这20年间,中国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 长间敏夫说,这次的新疆行,让他认识到对中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践行中日友好,加深理解是 第一步。

  1974年,创价学会会长原田稔在陪同池田大作访问中国时,上班族朝气蓬勃的面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池田大作就断言,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两国青年一定要坚持世代友好,并提出“愿在日中两国之间架设通向和平的金桥”。原田会长表示,此次访华团的大多数成员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用自己的方式与中国青年多交流,增进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真实立体全面了解,为增进两国友谊而不懈努力。

  中日友谊金桥历久弥坚

  中日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青年肩负着继承发展中日友好事业的光荣使命。在新疆师范大学,中冈弘树遇见了一位第一次见到日本人的日语系学生,在他的陪同下,中冈体验了中国茶艺,触摸了新疆民族乐器,还和机器人进行了一场棋艺博弈。

  “虽然我们国籍、年龄都不相同,但是和学生们交流就像是老朋友见面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他们的热情、活力也感染着我。”吉田知德说,中日友好关系始于每个人之间的友情,通过和学生们的交流,他更加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数字经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有效支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1亿,占网民总数的80%;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5年的3530亿元增至2021年的2.05万亿元。另一方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互动娱乐等不断发展,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数字经济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北京便民商业体系向高品质发展。推进生活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蔬菜零售等11个行业(业态)的标准规范体系,全市社区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实现全覆盖。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数量达到329个,“便利性”满意度位列全市“五性”之首。出台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若干措施,培育建设东花市南里社区等便民生活圈31个。升级改造“颜值”“内涵”双提升试点社区菜市场20家。规范提升农村便民商业网络,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助力京郊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

  袁知在香港出生,随父母移居德国。他自小热爱武术,一开始学的是跆拳道,后练习泰拳,“因为泰拳更能打,更厉害。”袁知笑言。16岁时,他偶遇叶问封门弟子梁挺在欧洲的首席弟子简基富(Keith R·Kernspecht),自认为非常厉害的他被简基富打得落花流水,从此迷上了咏春拳,还拜了简基富为师傅,成为叶问系咏春拳传人。

  今天,北京市召开2023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会上,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北京对外开放进入“两区”建设新阶段。率先开展并迭代升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两区”叠加城市,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以“产业+要素+区域”协同开放为抓手,围绕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关键要素全环节改革推出一系列专项改革方案,实施“两区”重点园区(组团)专项提升行动,形成条块结合、特色鲜明、多点支撑的首都开放格局。

  位于新疆巴州境内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建立最早的高原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它与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主要保护对象是以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为代表的高原有蹄类野生动物为主的高原荒漠生态系统。除此之外,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分布着大量雪豹、棕熊、金雕等珍稀野生动物,是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天堂。(完)

  一周以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旅客日均发送量超24万人次,客流量保持高位运行,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日雨雪天气仍将持续,铁路部门科学制定运输方案,实施“一日一图”精准安排运力,及时发布列车运行信息,各车站在旅客通道关键处所加强清冰除雪,铺设防滑地毯、增设安全警示牌、增加引导人员做好防滑处理,确保旅客安全出行。(完)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