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辽宁盘锦探秘中试基地如何助企跨越“达尔文死海”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9 20:54:23

  中新网盘锦6月19日电(李晛 宫旭)眼下,盘锦三力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新材料生产项目,经过中试已跨越“达尔文死海”,正在辽宁盘锦双台子区如火如荼进行中。

  记者近日随2024“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走进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解密如何借助中试基地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

  “达尔文死海”,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种现象,用来形容技术研发与市场生产脱节。从技术发明到应用再到产业化,需要长时间反复验证和大量资金投入,这个科研机构和企业都不愿触碰的中间地带,犹如鱼虾水草都无法生存的“死海”,阻挡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脚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建国介绍说,中试基地是企业跨越“达尔文死海”的重要平台。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中试基地的建设对于产品控制成本、降低风险、缩短周期、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为石化之城,盘锦市具有明显的中试基地发展优势。为加速推进减油增化,盘锦在精细化工项目中试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双台子区是盘锦石化 产业布局中的重要节点,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础雄厚。

  2015年,双台子区建设东北首家精细化工企业孵化基地。2021年,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正式挂牌。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立足盘锦、面向辽宁、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国家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努力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

  张建国说,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目前已经实现产业化、正在中试、在建以及储备中试项目共计26个。已经产业化中试项目7个,正在中试项目3个,在建中试项目5个,储备中试项目11个。

  其中,盘锦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1600吨/年新型材料中间体项目已于2023年1月投产,该项目2023年实现产值1.2亿元,2024年预计实现产值2亿元,截至2024年5月底已贡献税收898万元。

  记者在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C5车间看到,百立方级智慧化通用规整填料催化剂中试项目正在进行中。张建国说,该催化剂适用于含硫、卤素等恶劣工况下的采油、炼化、印染等行业,并将同步进行化工项目“数字化”中试探索验证,实现数字化模拟中试。预计12月底前完成中试。

  据了解,从2020年第一条中试线建立以来,一批重点科研成果已在这里实现产业化,为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还围绕数字中试,引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建成中试基地“数智中心”。目前已实现基地业务综合服务、封闭化管理与监控、危险源预警与排查等中试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等功能。

  近年来,辽宁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升现代化中试能力,大力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目前已打造省级中试基地36家,为培育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新年伊始的4个交易日(截至2023年1月6日收盘),同花顺光伏概念指数累计上涨5.91%,表现抢眼。

  2022年12月26日,他参加尉犁县政协会议,并在朋友圈“秀了”一番政协委员形象。照片中,他穿着西装,系上领带,坐在会场中间,眼神专注,成熟稳重。他也因此再登热门话题,被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报道。

  穿着西装、打上领带的刘元杰,坐在会场中间,眼神专注,成熟稳重。这样的新疆尉犁县政协委员形象,跟网友熟知的“背景太假哥”有着很大差异。

  林亦俊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林亦俊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对于此事,韩国网友愤怒不已,集体对日本店方的“嫌韩”行为进行抵制。韩国网友们在相关帖文下评论道,“不要到日本‘嫌韩’餐厅就餐”、“他们在搞民族歧视”。还有人质疑道,“怎么可能是失误呢?就是故意的”、“拿食物开玩笑,他们不配做餐饮生意”。此后,韩国网友还联合对相关餐厅发起“1分差评运动”,截至目前,该店在谷歌上的评分已被拉低到1.6分(满分5分)左右。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文化产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力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文化和旅游领域有效投资,在打造数字应用新场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新的更大作用。要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夯实人才基础,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要做好四个服务,服务市场、服务企业家、服务创业者、服务消费者,以高效能服务助力疫后文化和旅游市场复苏,奋力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杨家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