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刷屏欧洲杯,这些巨头火了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16 03:51:35

  中文刷屏欧洲杯!

  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2024欧洲杯在德国慕尼黑打响揭幕战。在这一备受世界关注的体育盛会上,出现了多家中国企业的身影,“中文刷屏欧洲杯”成为热搜。

  海信“世界第二”再刷屏

  在本届欧洲杯上,最为显眼的中国品牌,当属在赛场边打出“中国第一、不止于世界第二”的海信。据了解,作为足球赛事的“常客”,海信是2024欧洲杯官方赞助商,并且这已是海信第三次出现在了欧洲杯赛场上,这也是海信第五次赞助世界顶级足球赛事。

  近年来,海信“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口号备受热议。据公开报道,2022年,海信喊出了“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口号,并以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8%的数据,成为首个年累出货量全球第二的中国电视品牌。

  据奥维云网全渠道监测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2023年海信系电视零售量占有率为26.86%,零售额占有率为29.05%,均高居行业第一;在98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海信系电视量额占比双第一。

  在海外市场,根据Omdia数据,2023年,海信系电视海外出货同比增长13.9%。另据市场调研机构奥维睿沃发布的数据,2024年1—4月,海信电视出货量市场份额达到14.26%,稳居世界第二。

  据海信方面介绍,截至今年5月,海信电视50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增长101%;海信冰箱50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增长91%,海信德国公司年累销售额同比提升52%。在整体的欧洲市场,海信电视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35.9%,跑赢行业,销售量占有率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此外,在本届欧洲杯德国与苏格兰的首场比赛中,海信VAR助理裁判技术给出本届欧洲杯首张红牌与首粒点球,这一时刻的品牌露出受到关注。

  据《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今年以来,电视行业呈现结构升级驱动规模增长的特征。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整体彩电市场下降了0.8%,但欧洲等海外重点市场保持持续增长。同时,85英寸、100英寸大屏电视市场增长较快,推动了产品结构升级。

  本届欧洲杯,有5家中国企业成为欧洲杯官方赞助商,创下了史上最多赞助商的新纪录,分别为:比亚迪、速卖通、支付宝、海信和vivo。

  据了解,本届欧洲杯期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作为官方用车,为赛事提供绿色出行服务。同时,比亚迪将携多款车型亮相比赛场馆和官方球迷广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欧洲杯自1958年创立以来,首次由中国汽车品牌担任官方最高级别的汽车类赞助商。此前,这一角色一直由德国大众担任。

  速卖通则成为是欧洲杯首个电商赞助商,欧洲杯期间,速卖通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惠的商品折扣、互动游戏玩法以及包括比赛门票在内的惊喜奖品等。根据欧足联官方此前表示:“速卖通是全球领先的线上零售平台,我们将紧密合作,为今年夏天的足球盛事提供全新数字体验。”

  支付宝方面,早在2018年,支付宝就与欧足联达成了为期8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包括2020、2024两届欧洲杯,四届欧洲国家联赛决赛,以及期间全部的欧洲杯预选赛和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等。

  品牌赞助吸金能力几何?

  近年来,欧洲杯赛事吸金能力显著。据欧足联2016年财报,2016年欧洲杯在商业赞助和授权上总共获得收入4.83亿欧元,占到赛事全部收入的25%。另据“Football Benchmark”网站数据,2020年欧洲杯的赞助和授权收入约5亿欧元。

  2024年欧洲杯的赞助金额尚未披露,但根据过往数据粗略估算,5家中国企业每家至少向欧足联支付4000万—5000万欧元,才可以跻身这13个席位之一。

  品牌赞助的赚钱效应几何?以海信为例,2016年首次赞助欧洲杯的海信在赛后当年欧洲市场销量平均提升近35%,其中法国(2016年欧洲杯主办国家)本土销售增长近300%。

  责编:万健祎

校对:祝甜婷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 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投资小红书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又是第一!深圳这一数据真亮眼丨从华尔街到政界!美传奇大佬离世丨崩了!法国股市大跌,财长警告!丨券商龙头合并?刚刚,大金融狂飙!重磅金融数据出炉!权威解读来了突然直拉!刚刚,地产板块异动最大牛肉进口商?华为最新回应小米汽车,交付突破20000辆!销量连续下滑?最新回应苹果,重回第一!

责任编辑:凌辰

  除此之外,郑州、天津、成都、南京、常州、烟台等增速也十分亮眼,均在5%以上。你追我赶之间,“万亿俱乐部”头部、腰部和尾部均有城市实现攻守易势,比如,成都超苏州、宁波超天津、西安超济南,竞争十分激烈。

  截至目前,包括24座万亿城市及2座奋力冲刺的“准万亿”城市在内,除泉州外,均已公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从增速来看,深圳“狂飙”,以10%的名义增速领跑;西安“突进”,实际增速高达7.6%,暂居万亿城市第一位。

  列车抵达武昌站时,出站口人潮涌动。与前两年出站旅客排队等候做核酸不同,如今,这里是各种各样的旅行团接站人员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对这次会见,国际媒体相当关注,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电稿。按说一国外长会见驻在国大使属常态行为,但鉴于中美关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份量,加上当前两国关系全面紧崩的真实现状,用秦刚今天见伯恩斯的表态,那就是“再遇寒冰”,所以在此背景下,这场会面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今天彭博社的报道标题特别强调,China’s New Foreign Minister Meets US Envoy for First Time,这是“中国新外长首次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当然我对出现在标题的“新”字,有保留意见,以今时今日全方位大国外交的强度与密度,强调这个“新”字,不合时宜,也不着调。你看,今天秦刚又飞欧洲连访三国了,大国外长着实够拼。同样可作对照的一个背景是,秦刚是在出使美国期间,获拔擢大国外长。在他离美返国履新之际,美国“Politico”新闻网站曾刊出长篇文章,指秦刚就任驻美大使期间,国务卿布林肯并未与其会面,美媒认定,这构成白宫外交团队的重大误判。

  实际上,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领导致辞等,“万亿之城”都是烟台、常州的年度高频词,两座城市难掩对于城市能级跃升的期待。

齐亚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