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里”福建南安纪念郑成功400周年诞辰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5-30 10:24:10

扑克牌又疼又叫「外務省の試験」  <strong>风向六:乡村振兴激发活力</strong>Xf9S-h1dD3xTF3drHyZonC-“成功故里”福建南安纪念郑成功400周年诞辰

  中新网福建南安5月22日电(记者 孙虹)以“故里颂英雄·聚力共成功”为主题,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22日晚在“成功故里”福建南安启动,“序曲”“有戏”“庆典”“传承”“视师”“循迹”“融合”7大主题25场活动,将持续举办至年底。

  郑成功是泉州南安石井镇人,1661年至1662年初从福建出发,挥师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沦陷了38年的祖国宝岛台湾。300多年来,郑成 功一直作为民族英雄被两岸同胞传颂。

  当晚,精心布置的灯光如彩带般沿着石井郑成功山门、郑成功庙、郑成功雕像一路点亮,数百名两岸嘉宾及信众跟随着流光,欣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进式情景演绎。

  石头区域的织网捕鱼对话场景结合戏曲唱腔展示石井的仙鹤传说;长廊上老者与青年跨越时空的述说,将石井的历史渊源和郑成功的英雄史迹娓娓道来;60名小朋友用清澈的童声合唱《我们在这里长大》,给予成功故里秀美山川、丰富海域的赞美之情;封神、兵甲操练的高亢与悲壮震撼人心……

  “首次创新采用行进式情景演绎这种非常规形式,邀请两岸各界人士共同参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南安市成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文堤介绍,当天石井镇还举办了“最成功在石井·泉州乡村好货展”和“中国乡宴·石井成功宴”两大活动。

  其中,“最成功在石井·泉州乡村好货展”共设置近百个展位,吸引了60余个海峡两岸“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老字号(伴手礼)等农特产品参展,进一步打响泉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而“中国乡宴·石井成功宴”充分挖掘石井成功文化与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首次发布的“成功故里成功宴”10道美食,每一道菜名都与郑成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唇齿相依”的紧密团结,到“披肝沥胆”的英勇无畏,从“唐山过台”的坚定决心,到收复台湾的“四海欢腾”,每一道菜都仿佛在诉说着郑成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今年的纪念活动将展现石井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彰显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石井镇镇长王胜蓝介绍,6月的奎霞乡村音乐节、7月的“岑兜有戏”,将围绕石井的“侨韵”“戏韵”两大文化特色进行;8月的庆典将邀请两岸同胞齐聚,共赴民俗祈福踩街,共游成功故里、共话成功论坛;此外,千人成功宴将推出石井特色佳肴供来宾品尝。

  郑成功在南安和台湾两地留下的丰富遗产见证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在台湾,民众把郑成功奉为“守护神”,鹿耳门、安平古堡、延平郡王祠、郑氏家庙等与郑成功相关的文物遗迹遍布岛内,供奉郑成功的祠、庙、堂约有170多处,信众达200多万人,每年都有信众组团回到福建南安郑成功陵园和祖庙进香拜祭。

  活动期间,南安还将举办成功进古城文旅推介、海上视师实景演出、古镇徒步、海峡两岸年货节等。(完)

  喷泉的起源和基本的功用是供人们获取生活用水,多修建在有泉水涌出的地方,或者是引水管道的末端之处。根据考古发现,目前所知最早的喷泉出现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希腊克里特岛克罗索斯皇宫等考古遗址中也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早期喷泉的遗存。早期的喷泉多为墙面式,下端一般会修建一个水池,水池可蓄水,多余的水则通过水沟排走。在一些农村社区,喷泉会设置阶梯式的水池,下级的水池可以供牲口饮水。墙面式喷泉作为喷泉最重要的一种制式,在今天的地中海、中亚等地区也依然可以看到。

  青藏铁路作为最接近天空的铁路,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运行环境最为恶劣的高原冻土铁路,也被称为“天路”。

  将水喷向更高的空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种目标。建于1951年的日内瓦喷泉,将水喷射到了140米高的空中;沙特阿拉伯吉达的法赫德国王喷泉喷出的水高出红海260米,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喷泉。在经历了财富、权力、政治、宗教象征的历程后,作为一种装饰物,喷泉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共同喜好的一种与水相关的建筑文化符号。(作者:郑晓云,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