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用新媒体寻亲的“国家的孩子”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0 11:02:10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9日电 题:用新媒体寻亲的“国家的孩子”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清晨,当屋外亮光穿过窗帘后,白宝牛拿起手机开始浏览新媒体平台上的寻亲话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当白宝牛的人生步入60岁后,这样的想法日益强烈。

  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白宝牛介绍,前段时间呼和浩特有“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的消息,“再次燃起我寻亲的信心。”

  “我是在养父母均已亡故的情况下,才有了寻亲想法的。”今年65岁的白宝牛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他在9岁那年就洞察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但他们(指养父母)对我实在太好了,我们谁也不肯说破。”

  1960年,不足1岁的白宝牛从中国南方的孤儿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交由草原额吉(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抚养长大。长大后他通过读报得知,自己是标准意义上的“国家的孩子”。

  “我是哪里人,为啥要来这里,我有没有档案?”成年后,白宝牛曾向当地一些年事已高的知情者询问,但对方给他的答复是:这一切很少有人知道,“只知道白宝牛这个名字是养父母起的。”

  “我是喝牛奶长大的,刚来养父母家里,他们为此还买了一头牛,所以(我)大名叫宝牛。”养父母陆续过世后,白宝牛和姐姐聊天时,姐姐不经意向他透露了这一消息。

  “我们双方都不曾激动,毕竟年龄都大了。”从姐姐口中得悉一些细节后,白宝牛开始从各种媒介中有意识地浏览关于寻亲的消息。

  5年前,白宝牛通过一个短视频平台关注到“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的案例后,他也开始借鉴这一模式。“我每日在平台上发声,寻找线索。”

  家中所有人都很支持白宝牛的这一想法,他的老伴王云梅说,这是白宝牛的人生夙愿,能完成更好,完不成,努力过了也不遗 憾。“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给他寻找亲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去年至今,内蒙古很多“国家的孩子”通过公安机关与久别的亲人相逢,这些消息也一直激荡着白宝牛的内心,他也向公安机关寻求了帮助。

  “目前我已和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取得了联系,公安机关告诉我,会主动对接上级公安机关,通过采集血样、分析对比相关数据等方式,帮助我早日实现寻亲梦。”

  “说不定,过段时间,我也会随公安机关一道赴江南认祖归宗。”白宝牛说,他就是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71/783104833480782563.jpg" alt="" />

  是次展览展出来自清华大学校史馆珍藏约60余组校史资料,阐述大学的早期发展,并介绍8位杰出学人包括梅贻琦、叶企孙、梁启超、梁思成、陈寅恪、赵元任、朱自清及马约翰的卓越成就。除了历史照片,重点展品有1909年发出硃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札文、1928年的国立清华大学条例,以及学生救国会于1935年印发的《告全国民众书》,痛诉“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展品亦有来自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包括光绪30年(1904年)国子监发出之监照。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8/18049566736312146548.jpg" alt="2021年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苗族村民赵玉学家,同赵玉学一家边聊家常边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 />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每个人都亲身感受,亲眼见证。这些饱含美好祝愿、加油鼓劲、温暖关怀的“拜年话”,都一一落到了实处。

  史美伦表示,随着香港防疫及出入境限制措施不断放宽,香港市面越来越旺,希望开市仪式的举办能为香港经济复苏加油打气,打响香港重新出发的讯号。她相信港交所可继续发挥联系中国与世界,以及连结企业与投资者的角色。

两岸大大小小的“打卡点”,

李俊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