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狭路生风之城 昂扬澎湃向上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6 07:54:21

  坚持快干苦干实干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东莞:狭路生风之城 昂扬澎湃向上

  这个春节,东莞火了。莞产潮玩“吉祥龙”登上太空;莞产“冰墩墩”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成为年货顶流,不仅在国内火爆,还迅速走向全球……成为“东莞制造”献给世界的春节礼物。

  面对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东莞狭路生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快干苦干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2023,东莞顶住了。2024,东莞继续向前冲。

  顶住压力,企稳向好

  回望2023年,东莞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推动全市经济筑底回升、持续向好。

  东莞170多万户市场主体自强不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千方百计拓市场、抢订单、稳经营,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新升规上工业企业1797家,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1216家,均居全省第一;A股上市企业增至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增至170家,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9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勇挑大梁,引领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共建生态,加快补链、强链、拓链,助力引进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链项目11宗,亿元以上425宗,协议投资超过3600亿元。398家行业协会商会牵线搭桥,累计举办50场市内展,组织参加224场境内外展会,有效帮助企业供需对接、抱团发展。

  168家金融机构精准滴灌,创新推出质量贷、数字贷等产品,推动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1%和9.7%,其中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超20%,以金融活水浇灌东莞实体经济的万亿良田。东莞还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工业15条”“降成本8条”等组合拳,围绕扩投资、促消费推出超20份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超200亿元,推动固投、社消零分别增长2.7%和3.4%。

  在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自2023年8月以来保持单月正增长,全年增长2.6%,呈现筑底回升、企稳向好的明显态势。

  厚实家当,做大做强

  一年来,东莞立足打基础、利长远,全力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大做强。

  出台以制造业当家为主题的市政府一号文,坚持稳支柱与立新柱并举。围绕发展大产业,构建总规模20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推动七大战新基地提速建设、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大手机”产值增长13.3%,扭转连续三年下滑态势,食品饮料产值突破1200亿元,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引进投资分别增长44.1%、35.7%、31.5%。

  围绕打造大平台,规划60个现代化产业园,完成连片土地整备7500多亩,启动建设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超1000万平方米。

  围绕抢抓大项目,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实施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开展百队千企总部大走访,启动北上广深联络处驻点招商,举办五年来规模最大的全球招商大会,推动赣锋锂电、天域半导体等25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35亿元。

  围绕培育大企业,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一链一策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94家,营收超百亿元企业25家,22家莞企入选广东企业500强。

  围绕做优大环境,对标广深争创一流服务,设立东莞民营企业家日、工程师日,普及政务大厅政策兑现优先窗,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扩容至1000家,“企莞家”实现规上企业服务专员全覆盖。实施“工改工”融合审批、完工即投产等改革,一批经验获省复制推广。

  狠抓创新,力促开放

  一年来,东莞笃定心志抓创新、促开放,进一步充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概算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可研获批,国内首个中拉技术转移中心落户。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申报设立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基本建成。R&D投入强度提至4.1%,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万家。

  深度参与湾区互联互通。深江铁路、深惠城际加快建设,1号线一期隧道全线贯通,2号线三期稳步推进,虎门高铁站完成升级。莞番高速三期建成通车,莞深、常虎高速改扩建加紧实施。新增100个穗莞、深莞通办事项,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举办年度全国最大规模对台经贸交流会,携同香港打造全球首个跨关境海空联运项目。跨境电商超过900亿元,保税物流超过3000亿元,外企内销超过6000亿元。

  进一步吹响“是人才 进莞来”号角。在全省率先探索高级技师自主评价,提升学历技能素质36.8万人次,引育本科生15.2万名、硕士以上人才1.2万名,33个镇街(园区)优才服务区全部投用。新增1个战略科学家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土杰青实现零的突破。

  建设热潮

  培育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2024年,东莞聚焦“投资年”主题,将其作为东莞培育新动能、焕发新活力的重要突破口,围绕产业、基建、民生等领域,突出空间、项目、效率,全面掀起动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重大项目建设热潮。

  推动工业投资提速扩量。加快已摘地的136宗优质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推动OPPO研发中心等90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力争七大战新基地固投增长30%以上,完成全市工业投资1400亿元。实施新一轮“大技改”行动,确保技改投资达730亿元。全力保障存量优质企业扩展产能,增资扩产360亿元以上。“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现在的投资结构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工业投资是‘投资年’的主战场,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说。

  东莞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将把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成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围绕打造产业创新引擎,动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强化“园区孵化、镇街制造”导向,推动一批优质转化项目布局到各镇街。

  围绕打造高端人才引擎,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开办招生、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交付使用,引育一批经营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充分释放人才溢出效应。围绕打造城市建设引擎,大力推进科学公园、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加快打造一座立足湾区、面向未来的科创生态新城。力争松山湖R&D投入强度达1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0%,GDP增长10%。

  东莞,这座狭路生风之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汪万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Rogers Smith)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中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最主要的两个排放国,美中两国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是否能够以及会以什么条件生存下来;两国的经济也紧密相连,因此如果两国之间破坏性的竞争超越合作,那么世界也无法繁荣。”也因此,史密斯认为,即使短期内无法产生明显结果,美中两国保持密切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②这是否意味着全面消费进行了升级扩张?我认为这还没有达到。因为虽然今年上半年整个出行指数和各种旅游、餐饮参数得到了很好的修复,这符合后疫情时代社会修复引领的特征,但是如果从消费的总体结构来看,我们依然处在一个消费修复的阶段,旅游收入并没有出现同步上涨,与2019年同期的水平相比,还是要差接近20%,这也说明目前居民消费依然比较审慎。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金银珠宝类的购买出现了较快上涨,这意味着居民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依然在进行较大调整。这个调整如果没有全面结束,各个层级的居民收入没有快速上扬,要想消费得到快速提升,我觉得还是缺乏扎实的基础。

  对此,有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大型充电站的用电被划归到了工业用电中,电价调整就会引起充电费调整;另一方面,大部分第三方运营商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涨价才能“活下去”。

  谢锋表示,我们反对以竞争为幌子打贸易战、科技战。中国不怕也不回避竞争。美方迄今将13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中国人民不会无动于衷,中国政府更不会坐视不管。

  ③我们如果把今年和去年整个两年增长速度进行平均就会看到,一季度平均增速达4.7%,二季度则回落到3.4%,这的确也说明了有回缓的迹象。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虽然二季度同比增长6.3%,但是从环比角度看,增长速度出现了一些回落。因此5.5%这个增长速度是目前大国增长中比较好的数据,但是从季度之间的比较来看,一季度是超预期,二季度却与预期有点差距,复苏的确有回缓的压力。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泰国《曼谷邮报》16日报道,泰国总理府副发言人拉差妲当天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对在泰国投资表现出极大兴趣,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14.4亿美元。这是泰国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之一。

谢佳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