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技艺在大学课堂焕新生:小众非遗亦受“Z世代”追捧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0 22:21:33

  中新网兰州11月30日电(戴文昌)在民间手工艺的浩瀚海洋中,蛋雕艺术是一种脆弱的艺术,也是近几年逐渐兴盛起来的小众 非遗代表。而今,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已经走进了大学课堂,成为引领潮流的新风尚。

  29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一间教室内,伴随上课铃的响起,学生们进入到充满艺术韵味的手工艺课程中,只见学生们神情专注地坐在工作台前,右手持钻,左手扶着蛋壳,不停变换角度……

  在大学校园里,蛋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在创作中找到了乐趣和自我表达的途径。正在课堂上学习蛋雕技艺的学生尹苹苹说,在每一次精美的蛋雕作品中,表达着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也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蛋雕艺术是一种融合了绘画与雕刻精髓的工艺,它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在飞禽类蛋壳上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无论是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抽象的图形创意,还是具象描绘的细腻情感,蛋雕艺术家们用一把雕刻刀,在小小的蛋壳上尽情创作,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精美画面。

  对于蛋雕进入大学课堂,学生和校方反应积极。学习蛋雕技艺的大学生巩泳宏表示,蛋雕艺术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让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

  巩泳宏表示,蛋雕艺术也成了他们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他们在一起学习、探讨,互相启发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在艺术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传统非遗进入课堂无疑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蛋雕课程教师杨星国认为,蛋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更多年轻人也开始学习和传承这种小众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同时,引入蛋雕艺术也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宋元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蛋雕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将会成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潮流,引领着年轻一代探索更多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同时,蛋雕艺术也将会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实,小众手工艺进入大学课堂也引发了各界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讨论。

  甘肃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孟子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而蛋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大学课堂上找到了出路,既是创新之举,也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思路。

  不少手工艺从业者将其看作是现代社会对于民间工艺重视的体现。在社交网络上,不乏有“在追求个性和多样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产生浓厚兴趣,这为蛋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蛋雕艺术的精致和细腻也恰好符合了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等相关评论。(完)

  <strong>春秋航空已恢复24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其中东南亚航线16条</strong>

  上海慧姿化妆品有限公司工厂内,一叠叠凝胶美甲贴(即甲油胶)产品即将出口。公司负责人郭慧萍表示,最近业务比较忙,客户都已进入状态,“欧美以及日本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今年出口订单预计增长20%,增速比前几年略高。”

  总书记着重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二是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为了达到‘修旧如旧’效果,虽然整个工程的修复过程非常艰辛,经历两次拆掉重做,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施工单位代表说道。

  “‘游民’们通常在各地生活6至18个月,会跟当地发生深刻的联系。当‘数字游民生态’逐渐发展,全国会有几十上百个‘数字游民’据点,全世界有上千个‘数字游民’据点,那是不是可以想象,未来‘游民’们会在路上结婚生子?新的教育需求、新的学习模式会不会也由此形成?”许崧说。 文/本报记者 陈静 统筹/林艳 张彬 供图/受访者

  刘某丽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医师执业资质,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多个居民小区内为多人实施切眉、切眼袋、两侧提拉、线雕等医疗美容诊疗服务。刘某丽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关规定。

刘冠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