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质量名片 “中国制造”构筑经济新优势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19 22:42:30

  近年来,中国制造阔步前行,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目前,工业母机、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ECMO完成注册取证,智能6行采棉机实现量产,神舟十六号、十七号顺利升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稳步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2023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建议,集中优势力量普及性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

  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9个、2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7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万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100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成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带动经济增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推动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引擎。

  展望新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加快钢铁、有色、轻工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开源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 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意见》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一系列举措。其中提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优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制造业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数字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里的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说。

  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上映,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被更多人熟知。热度不仅止于电影,在当地,旅游、餐饮同样火爆。“前两个月的时候,我真没想到春节能这么旺!”汤阴县“老城哩麻辣烫.麻辣拌”是一家刚开两三个月的新店。这个春节,老板姜彬感受到了县域旅游、餐饮“春节档”的火爆。春节期间,除了堂食客人满满当当,店里还每天卖出几百碗麻辣烫外卖,搭配不同的荤素套餐,其中不少订单送往酒店、民宿。

  此前在机构投资者调研时,三元生物方面表示,2022年以来赤藓糖醇市场表现的变化,与疫情对饮料行业的冲击有关,国内的饮料生产旺季是3月到8月,销售旺季是5月到10月末,因此销量较难追回。同时销量下滑也与2021年客户大量囤货的库存需要消化有关。

  据介绍,淳安赛区将举行自行车、铁人三项和马拉松游泳三个大项、六个分项的比赛,总计产生25枚金牌。目前,中国绿发已顺利完成赛事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工程建设,圆满完成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测试赛任务,推动服务保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实现良好开局。

  当日,教育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表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始终将拉美视为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共建“一带一路”为中拉各领域合作注入强劲动力,越来越多地区国家同中国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中国持续保持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21年中拉贸易逆势上扬,突破4500亿美元大关。2022年中拉贸易额继续增长,达到4857.9亿美元。拉美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有哪些重要突破?

柯尧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