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赣鄱看非遗:豫章绣进校园 大手小手共传承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5 01:15:32

  中新网南昌6月4日电 (巫发阳)“绣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下针的顺序,还要选择合适颜色的丝线,这样才能绣出好看的作品……”近日,走进江西南昌市东湖区邮政路小学,这里正在进行豫章绣手工课程,数位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绣制豫章绣作品。

  据了解,豫章绣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豫章绣第八代传承人余正连和周南英共同设计了简单易学的豫章绣手工课程,让更多零基础的学生可以领略豫章绣的魅力。

  课堂上,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挑选了各自喜爱的图案,既有动漫卡通人物,也有花鸟虫兽简体画,她们一针一线地细心绣制,豫章绣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逐渐明晰起来。

  “2019年,我们就开始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了,这门课还入选了南昌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白名单。”余正连介绍,她们一共有60多位豫章绣老师,先后为南昌市20多所中小学、5000多名学生提供豫章绣教学服务,有效地促进了豫章绣的普及与推广。

  周南英表示,豫章绣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意志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广大中小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播非遗。

  “我是从上个学期开始接触豫章绣的,它们很有意思。我已经绣好了熊猫、繁花等作品,我非常喜欢,妈妈也很支持我。”邮政路小学六年级学生毛钰鑫笑着说。

  据了解,在南昌市第三届“我是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手工作品展活动中,南昌市二十七中、南昌市豫章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南昌邮政路小学邮政路校区等学校的19幅豫章绣作品获得了一等奖、三等奖等优异成绩。

  “我们的非遗课程不仅走入中小学,还走入了大学校园,先后与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豫章 学院等学校合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将豫章绣设置为高校选修课程,助推豫章绣传承和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余正连介绍。(完)

  伴随影片火遍大江南北的还有插曲《映山红》,也是由陆柱国作词:“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易穗发芽品种天隆619、武运粳27号以及淮稻5号中的SD6基因进行改良,发现改良的水稻材料在收获期遭遇连绵阴雨天气,其穗发芽情况显著改善。研究团队对小麦品种科农199的TaSD6基因进行改良,也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穗发芽抗性,表明SD6基因在水稻和小麦控制种子休眠的功能是保守的。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SD6在水稻、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王润航表示,深夜接到陌生电话被告知混管异常,对方情绪不佳是常有的事。这时候,追阳小分队又承担了安抚对方情绪的工作,劝导对方积极配合。

  截至目前,刘毅所在的首都儿科研究所仅开展过1次专门的儿童临床Ⅰ期试验。据统计,全国范围内,从2014年5月至今年6月,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的270多项儿童临床试验中,涉及的Ⅰ期儿童临床试验仅10余项,占比不足4%。成人在临床Ⅰ期需要每1~2小时抽一次血,一天抽血十多次,如此密集的采血频率很难落实到儿童身上,患儿及其家属的依从性也可能因此变差。

  三是服务保障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依法惩治侵占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土地、设施,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破坏、污损烈士纪念设施等行为,有力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不受侵犯。为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褒扬英烈、教育后人的红色主阵地作用,推进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显然,这样的情况急需改观。随着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各地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拼经济上来,重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是各地的首要工作。

叶刚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