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01 05:43:08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力的时尚美。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 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烟火易逝,发展不停。新年伊始,浙江政企合力冲刺“开门红”,按下了奔跑“加速键”。

  西南大学景观设计学教授李良表示,公园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地方文化的强势再现是市民的愿望,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之一,建议基于地方文化进行创造性表达。

  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土耳其红新月会和叙利亚红新月会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的救援队正在赶往土耳其地震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下阶段,中方还将根据两国的需求,继续提供支持和帮助。(完)

  <strong>(经济观察)中国多地掀“提前还房贷潮” 折射楼市变局</strong>

  “天下为公”的权威论述,见之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天下为公”,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状态。

  云南米轨铁路至今已运行113年,是目前国内运行时间较长的联通国外的铁路,也是唯一仍在运行的米轨铁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及较高的文物保护研究价值。为更好地保护米轨铁路,近年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积极推进米轨铁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先后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开远市、石屏县等地方政府合作,开发米轨旅游观光列车,让百年米轨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吴雅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