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新阶段“新”在哪里?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5-10 01:08:03

程潇人脸造梦在线观看「大丈夫だよ」と僕は言った。<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97/3496951019687998673.jpg" alt="" />tc9HEVPl-aSBZTsNd7cUtmJQ-第一观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新阶段“新”在哪里?

  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鲜明提出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自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创设以来,习近平主席连续10年或亲临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或视频致辞,或向大会发来贺信,以不同形式关心大会的举办。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解决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在此次视频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个倡导”,为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提供了重要指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主张。

  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

  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荡前行,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人民享受数字红利的差距依然存在。

  同时,网络空间国际合作面临少数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数字鸿沟、伦理挑战、数字治理赤字等问题日益突出。

  人类要破解共同的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发展优先,在创新中找动力、在开放中寻新机、在合作中谋共赢,让数字世界更好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习近平主席强调,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创造了一个活力无限的数字世界,也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数字世界的美好未来。

  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需要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遵守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不搞网络霸权。同时,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

  不久前,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在视频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各方携手落实这一倡议,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这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勇毅担当。

  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交流史。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为不同文明展示传播、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搭建了广阔平台。习近平主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刻指出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让对话代替对抗,以文明守护文明 。面向未来,我们应倡导文明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注重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明传承与创新,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网络空间,引导全球文明共建网上美好

  时光荏苒。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全球互联网交流合作平台,在对话交流中促进共商,在务实合作中推动共享,为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起点,再出发。

  在“三个倡导”的指引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大会永久主题,将继续为不断求索的互联网世界点亮前行之路。

  策划:霍小光、邬焕庆

  监制:陈芳、魏建华

  主笔:王思北、施雨岑、俞菀

  统筹:王宇、王绚、林晖

  视觉 | 编辑:张爱芳、高松龄

  新华社国内部、浙江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去走访很难问出东西,现在商户们都愿意跟社区同志交朋友聊心里话了。”孙欢欢深有感触,“社区同志主动了解直播行业群体所需所求,近期收集了30多条意见诉求。”烈士塔社区以“弘商圈”直播基地为依托,以公益方式、商业思维为辖区商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小商户群体中落地落实。

  据了解,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将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金星和火星等类地行星以及木星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科技创新研究。该设施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就像昆虫的眼睛一样,因此又名“中国复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