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件(套)展品呈现气象万千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8 20:33:08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应妮)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活动。

  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1.2万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特色活动。重点活动包括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中国履行国际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的成果。

  启动仪式上,5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捐赠了优秀作品。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同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展览着重强调非遗的活态性和丰富性,深度挖掘展示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貌呈现的徽州地区古戏楼,选取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项目,通过戏曲名家现场展演和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戏曲经典片段;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营造技艺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传统制茶技艺单元展示了茶的种植场景、制作技艺、文化空间,以茶叙事、以茶述理、以茶论道;民间文学和民俗单元,重点展出三大史诗、端午节等14个项目,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悉,展览展期长达一年,将持续至2025年6月。展览期间将邀请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并通过两条非遗街区、八个体验互动区和十五个多媒体展项,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完)

  漆黑的夜幕下,望着围墙外飞驰而过的高铁,罗诚湘感慨道:“这车上坐着的都是回家团圆的旅客。我要值好每一个班,确保高铁接触网供电正常,确保旅客平安回家。”(完)

  不论是中国春节,还是法国新年,“把酒言欢”是民众的普遍共识。在夫妇俩看来,中国的年味也在酒香里。

  在1500公里之外的白鹤滩水电站,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安全检测中心主管柯传芳将迎来第四个没有与家人团聚的春节。

  今年除夕,薛春节难得休息,“我打算到菜市场置办些年货,回家做几道拿手的菜,贴上春联和‘福’字,与老婆孩子一起共度佳节。”薛春节的眼睛里,镀上了一层温馨的色彩。

  漆黑的夜幕下,望着围墙外飞驰而过的高铁,罗诚湘感慨道:“这车上坐着的都是回家团圆的旅客。我要值好每一个班,确保高铁接触网供电正常,确保旅客平安回家。”(完)

  “这是鸪丁鸟!”张洁指着飞过的鸟儿说,淀区冬天有大片水域没有冻结,成为候鸟过冬的栖息地。

李俊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