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皇石突遭广发银行重庆分行“逼宫式”抽贷 事件竟缘起征信系统数据乌龙

来源: 舜网
2024-06-14 17:20:05

  来源:中科财经

  离贷款到期日还有11年之久,广发银行为何急于抽贷?

  近日,民生国际(0938.HK)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重庆皇石置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皇石”)、重庆皇石若干全资附属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接获重庆市成渝金融法院的正式聆讯通知,内容有关收回应收重庆皇石贷款的未偿还本金额约人民币12.12亿元。贷款期间为2020年3月21日至2035年3月30日,本金共计12.5亿元。

  重庆皇石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上述贷款机构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银行”)重庆分行,贷款到期日仍有11年之久,对于广发银行重庆分行提前“抽贷”的行为,重庆皇石方面表示无法理解,此举更是使其资金链面临窘境。

  重庆皇石公司工作人员进一步向本刊记者解释,广发银行重庆分行这一“抽贷”行为最初源于征信系统升级所产生的漏洞,在参与漏洞修复期间广发银行重庆分行明知该数据BUG与重庆皇石的现有主体无关,还是下调了重庆皇石及其股东的征信评级。今年6月6日,广发银行重庆分行诉重庆皇石置地贷款协议违约一案在成渝金融法院开庭。

  12.12亿本金被抽贷

  重庆皇石为重庆市渝中区2018年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20年为保障企业长期经营发展,重庆皇石向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办理了经营性物业贷款12.5亿元,贷款期限15年,固定利率7%,季度还息。

  贷款之后,重庆皇石始终按期还款。截至2023年6月,重庆皇石已归还本金3389.10万元,支付利息2.5亿元。因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在同年5月份将重庆皇石和其股东征信评级下调,造成两者外部融资环境全面恶化。6月之后,重庆皇石由于得不到股东资金援助,导致贷款利息逾期,逾期利息共计约2800万元。

  期间,重庆皇石多次向广发银行重庆分行表达意愿沟通解决,希望能给予时间上的支持。然而在逾期刚满60天后,也即2023年8月份,广发银行重庆分行直接将重庆皇石及股东方担保人的征信调整成“可疑”。

  根据2023年2月公布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其中,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90天,可归为“次级类”;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270天,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等,可归为“可疑类”;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360天,可归为“损失类”。很明显,重庆皇石的逾期时间尚未达到“可疑类”标准。

  同一时间,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在成渝金融法院对重庆皇石和担保人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提前结清所有贷款金额,收回未偿还贷款本金12.12亿元,冻结其所有银行账户,并查封股东担保人多项资产及股权(包括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超16亿元。对于上述事件,记者致电广发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不清楚此事。

  今年6月6日,广发银行重庆分行诉重庆皇石置地贷款协议违约一案在成渝金融法院开庭。民生国际亦于当天发布公告称,下一次聆讯将于2024年6月27日在法院举行,于公告日期,法院尚未就法律诉讼作出任何判决。

  源起征信系统升级漏洞

  根据重庆皇石方面的介绍,此前一直按期还款,为何广发银行重庆分行会在2023年5月下调其征信评级?《中国科技投资》记者了解到,上述事件并非源于重庆皇石自身原因,而是一起征信系统升级所带来的漏洞。

  据重庆皇石相关负责人讲述,2002年,重组前的重庆皇石曾发生过债转股业务,当时的股东以本金收购股权的方式获得了重庆皇石的股权,涉及金额6亿多元,利息5900万左右,且当时依据法院破产重整程序豁免了利息。

  蹊跷的是,2023年2月,这笔已经结清的贷款因征信系统升级又重新显示“逾期”。历经几代股东更迭,如今的重庆皇石也已不是当初的皇石,但本已核销的陈年旧账,却莫名奇妙戴在了新的重庆皇石头上。

  数据“BUG”事件出现后,重庆皇石、广发银行重庆分行、重庆交行、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多次进行协商,最终重庆交行在2023年6月底向重庆皇石回复已完成“无债权关系确认流程”,而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人行征信系统的数据更新也在2023年7月底完成。

  然而,2023年5月31日,也就是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在参与数据漏洞修复过程中,且明确知晓是因征信系统升级导致逾期的情况下,广发银行重庆分行仍然向重庆皇石发布了一份说明,表示“因贵司征信显示了大额逾期,我行需按照要求将贵司的正常贷款调整为关注”。

  信用风险蔓延

  自此之后,重庆皇石的信用环境全面恶化。征信出现“关注”后,外部金融机构纷纷问询,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影响重庆皇石正常运营,还对股东方担保人的经营及融资造成巨大困难。

  “重庆皇石为民生国际下属资产,广发银行重庆分行抽贷之后,引起上市公司投资人恐慌及市场波动,正在进行的资产重组也受到重创。”重庆皇石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中国科技投资》记者了解,重庆皇石2018年通过承债式收购化解了重庆解放碑区域内项目长期烂尾的局面,以期重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项目总投约25亿,建面9.3万方。项目建设期三年,于2020年1月投入运营,业态为行政公寓、酒店、购物中心的综合体。

  该项目于2020年开业即逢疫情,三年疫情期间的经营和销售存在巨大困难、入不敷出。面对高额的运营成本和巨大的预期收入落差,虽然诸多困难,但重庆皇石在股东援助下始终恪守信用按时还本付息。

  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国家多部委也陆续出台多个政策支持民企做好疫情后经济社会发展纾困计划。例如,2022年4月18日,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金融服务》,出台23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按市场化原则,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八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各银行内部的征信系统确实都有系统根据贷款运行情况自动研判调整的设置,但系统和机器背后毕竟是人,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在明知道是监管系统的数据BUG错误,但仍以此为依据,下调客户的征信评级,这一作法过度重视了银行自身的合规性与资产安全,但忽略了对客户融资环境的影响,值得商榷。

  记者就抽贷、诉讼等事件致函广发银行,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曹睿潼

  在今年首个交易日升破6.90关口后,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月9日升破了6.80关口。

  “复阳”是指感染者在同一感染周期中两次出现阳性结果,与二次感染不同。

  新华社记者姜江

  此外,9日至10日,海南岛、广西东部、广东、江西南部、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中雨,局地大雨。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表示,现在出现三个变化,一是强调“一增”,就是不单纯强调中央企业纯利润率,而是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分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郭睿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