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税务以“定制式”服务助推重大工程项目“加速跑”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5-30 15:44:35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缪璐)机器轰鸣、焊花闪烁、车辆穿梭……在沪苏湖高铁上海松江站建设现场,大型器械和施工人员正有序作业。据悉,沪苏湖高铁正线全长约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

  “我们承建了沪苏湖铁路站前VI标段的施工任务,上海松江站是沪苏湖高铁8个车站中的最大新建站,高铁建设工期长、工程量大,面临的涉税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涉及总分包业务、外建报验等。”中铁二局集团(上海)建设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熊永斌说,“好在项目建设初期,税务部门就派专人对接,让我们从容推进项目建设。”

  为服务好重大工程建设,上海市松江区税务部门派出“项目管家”团队主动对接,实时关注工程进度,“量体裁衣”送策上门,随时处理项目承建企业的发票开具和税款预缴等工作,跟踪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推动高铁建设进入“快车道”。

  近日,沪苏湖高铁上海松江站主站房钢屋盖顺利合拢,开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工程接近尾声,我们的用票需求较大,‘项目管家’团队了解了我们的需求后,为我们办理了足额的发票额度审批,给了我们‘及时雨’般的帮助,有效保障了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熊永斌表示。

  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共安排正式项目191个,预备项目26个,计划完成投资2300亿元。截至4月底,市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46.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2.5%,同比增长17%。

  在此期间,上海市税务部门紧盯重大工程建设,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精准对接企业涉税需求,全周期跟进、全要素支持,以“定制式”服务助推重大工程项目从“规划图”变为“实景画”。

  作为上海市“十四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以下简称“项目三期”)正如火如荼推进。

  据悉,该项目由城投环境下属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三期建成后,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每日湿垃圾总处理规模将达到4500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基地,有效提升湿垃圾处理能级,最大限度地实现湿垃圾的资源循环和利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浦东新区税务部门全程跟进,通过访企问需、定点联系、政策宣讲、精准答疑等多种形式,将企业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送上门,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税务部门主动与我们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帮助我们享受了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政策和环保税减免政策。”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王世豪向记者介绍,生物能源二期项目建成后,公司享受节能环保设备投资额抵免所得税额459万元,同时已建成的生物能源一、二期项目每年可以享受环保税减免额约300万元,让项目建设没有后顾之忧。

  据了解,项目三期总投资约16.57亿元,预计可申报享受的企业所得税抵免税额约为700万元,建成后可享受的环保税减免税额也将进一步上升。

  “目前,我们正全面梳理项目三期环保设备清单,牵头协调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供相关涉税资料,保障项目三期建成后充分享受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王世豪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税费支持政策带来的红利,加快推进项目三期建设,进一步补齐上海全市湿垃圾处理缺口。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创新优化纳税服务,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聚焦重大工程涉税 需求,全力护航好、全程跟踪好、全面服务好全市重大工程项目,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完)

  另一次是2021年底一场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网络歌曲《坐上高铁去台北》实际上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么一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

  对于已满23岁(相当于人类的80多岁)的“丫丫”而言,归国后的它将面临许多挑战,需要适应新的气候和时区,慢慢缓解对于陌生地方的紧张感。

  除了被动接收消息,申军良自己也花了很多心思。他在网约车上贴了寻人启事,提醒乘客关注;他和晓莉不定期开直播、发视频,分享自己的寻亲经验;有人找到了孩子,不知道怎么认亲、怎么处理和养父母的关系,请他陪同走一趟,于是也买了车票跟了过去。

  记者:针对两岸恢复旅游,大陆方面日前表示,民进党仍禁止台湾旅游团到大陆,台陆委会则称“等待大陆开放对台旅游”。目前两岸旅游似乎陷入胶着状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最近是否有相关的计划?

  经调查发现,2021年9月至11月,闫学会针对过往的贪污受贿行为,多次与相关人员进行串供,其中直接与李某联系就多达5次,向李某打听案情,授意其隐瞒事实、在接受询问时为自己树立正面形象。为了对抗调查,闫学会还列出了一张清单,写着要找谁串供。她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一轮又一轮串供,甚至深更半夜开车去别人家商量对策。

  对于“什么是正常”的提问,王晓东说,“就像北生所模式与国外大部分研究所模式没有本质区别一样,大家不觉得北生所有多么独特,就是一群科学家在好奇心和荣誉驱动下去做自己的事,他们在意的也是中国顶尖的学术水平能产生怎样的国际影响力,而不是自说自话。”

叶宝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