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父辈间结下的友谊(环球走笔)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7 07:46:15

  这是血与火铸就的友谊。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年美国空军16架B—25轰炸机奔袭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飞行员在中国弃机跳伞, 中国军民奋勇救助,日军竟因此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9岁那年,托马斯·马西亚第一次看到父亲与战友在中国的合影,开始了解这段历史。当年,他的父亲是14号机组领航员。夜里,机组成员冒着冷雨弃机跳伞,降落在江西上饶山区,最终在中国军民的帮助下与其他机组人员会合。父亲向他讲述了自己获救的过程,并在地图上标出被营救的地点,一个个中国地名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希望有一天能追寻父亲的足迹,到这些地方看一

  中国人民的淳朴和大义,美国人民没有忘记。杜立特行动的队员和后人们成立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等组织,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铭记并感谢当年参与营救的中国人民。2017年,当得知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将前往中国,托马斯·马西亚意识到这是他追寻父亲的足迹、重温历史的绝佳机会。2018年10月,托马斯·马西亚来到江西上饶,参观了14号机组成员1942年在中国转移过的地方,被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真诚友好深深打动。随后他到浙江省衢州市参加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开馆仪式,结识了更多中国朋友,也了解了更多关于杜立特行动的故事。“我更加充分地了解了中国人民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父亲的故事只是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中的一个故事,数以百计的中国军民救援了杜立特行动队员,帮助他们返回家园。

  中美人民之间这段特殊的情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今年4月,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衢州市举行。获救美国军人后代受邀回访救助杜立特行动飞行员遗址,参观史料展览,向英勇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在对共同记忆的追溯中,当年的两国亲历者后代成为朋友,传承着父辈间结下的友谊。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也是世界的大国。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是中国不变的态度;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中国不变的立场。应看到,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因此,世界各国共同乘坐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无惧风浪、无畏挑战,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才能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

  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从四个方面总结今天的中国。庄严的宣示、殷切的嘱托、深情的祝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读懂今天的中国,激励亿万中华儿女踔厉奋发、顽强拼搏,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而勇毅前行。

  视频里,女骑手宋佳悦的感言铿锵有力:“很多人会觉得这份工作适合男同志,但我觉得我们女同志不比男同志差!因为只要我想,就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多收入。”

  随着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少新型职业农民尝试种植水果,催生的采摘游已成为很多职工群众亲近自然、体验休闲生活的选择。这一农事体验游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消费需求,也成为该地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之一。(完)

  如《新时代中国人权》片中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争民主、争人权”的旗帜,鲜明宣示了救国救民、争取人权的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促使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基本权利保障不断向前推进。在此过程中,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总结中国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的中国特色,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

  在美国,人们看到了“文化战争”。部落化、碎片化的社会,使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无奈慨叹,对于如何扭转严重撕裂的社会,重建温暖的社区,使有机的社会文化生活成为国家的基石,决策者似乎无能为力。

敖冠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