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公告!“资金困难,停产”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13 23:36:31

  今日 看点

  ▼ 聚焦一:博汇股份:公司主要生产装置6月12日起停产

  基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困难,根据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停产的议案》,公司于2024年6月12日起对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

  公司表示,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于多领域的芳烃系列产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为上述装置生产的产品,本次停产会对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流和经营利润产生不利影响。鉴于目前尚无法确定上述装置恢复生产的具体时间,此次停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暂无法预测。公司主要生产装置的停产,使公司面临经营风险,将给日常运营、资金周转带来不利影响。停产期间,公司将全力做好安全环保、资金筹措等各方面工作,努力化解相关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不涉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中9.4第一条所述的风险事项,公司将争取尽早复工复产。

  ▼ 聚焦二:信质集团:收到赛力斯动力BU定点通知

  公司近期收到赛力斯动力BU定点的通知,公司成为其定转子总成业务批量供应商,配套问界系列。本次项目生命周期为3年,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5亿元。

  ▼ 聚焦三:巴比食品和一心堂拟大额回购股份

  巴比食品: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0,000万元且不超2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24.47元/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一心堂:公司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且不超过15,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0.63元/股。

  ▼ 聚焦四:庚星股份:原控股股东中庚集团被证监会立案

  公司原控股股东中庚集团于2024年6月1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中庚集团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庚集团立案。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公司原控股股东中庚集团的调查,立案调查期间,中庚集团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调查。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 聚焦五:ST阳光和*ST美吉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

  *ST美吉:截至2024年6月13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公司股票将自2024年6月14日开市起停牌。

  重要事项

  *ST太安: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14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7月4日。公司股票于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公司同日公告,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丙戊酸钠原料药《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丙戊酸钠系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用于治疗癫痫、躁狂症。

  增减持

  停复牌

  复牌:暂无。

  停牌:*ST美吉(002621)、ST阳光(600220)。

责任编辑:杨红卜

  “我们圆满完成了4个目标:一是稳订单;二是强信心;三是展形象;四是做保障。”宁波市商务局对外贸易促进处处长、商务团团长费建明总结了首次包机收获时说:“我们期待能建立起常态化的包机渠道,开启一趟又一趟‘拓市场’的接力跑。”

  “由于奥密克戎极高的传染性,未来几个月,会出现大规模人群在同时期感染。”前述公卫专家表示,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保护好老年人群。

  根据调查:2010年至2021年期间,殷良平利用担任洪雅县房管局局长、岷东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眉山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取得、工程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财物共计900多万元。

  事实上,医院更容易成为疫情扩散的“放大器”,随着多场合放宽对核酸证明的查验,医院感染的防控正面临挑战。此前按规定,医疗机构若发现新冠阳性人员,需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确定医院内密接,在明确范围内进行封控和消毒,有效阻断感染传播。

  再看其他省份,今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商务厅成功组织RCEP行等活动,11月底启动系列活动第三站欧洲行;11月,广州市商务局组织近40家外贸企业百余人,包机赴东南亚地区,助力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建渠道,12月8日,东莞宣布将组成疫情以来首个出国政府代表团带领近百名外贸代表赴阿联酋参展;12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赴日招商团在东京举办海南自贸港政策和投资机遇说明会;12月5日,由四川商务厅组织的商务包机“组团出海”赴欧洲拓展市场活动正式成行,31家外贸企业共40人飞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开展为期9天的经贸促进活动,成都市高新区组织的首批“出海招商引智抢订单”商务交流团也将于近期集中出发前往欧洲……

  12月1日,英诺特披露调研纪要显示,目前新冠抗原检测需求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预期医院、药店等市场需求会增加,从长期看新冠抗原产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持续。

陈景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