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1 14:59:13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和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高校之一。两校联合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见证和推进中匈友谊的重要机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发展,务实深化中国—中东欧人文和学术交流,助力架稳架宽中匈文明交流互鉴之桥,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方案智慧、作出文明贡献。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代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致辞。他表示,两国高校应跨越国界,建立紧密联系,不断互学互鉴。期待未来依托中心,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往来、跨学科合作,培育理解两国语言文化的青年人才,打造更多联合研究项目及学术品牌,为匈中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力量。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未来愿同匈方一道,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中匈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添砖加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文明问 题研究、中匈院校合作、中匈出版合作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此次活动为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收官。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匈牙利罗兰大学联合主办。此前已举行“新汉学计划”欧洲地区青年学者圆桌会谈、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12日,随着越野滑雪比赛宣告结束,明日之星·2022--2023中国银行中国青少年滑雪公开赛吉林站在吉林市雪上竞技训练中心正式落幕。

  1月27日和2月6日对应的火车票开售日期分别为1月13日和1月2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认为,未来产业也存在技术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能不足等问题,缺乏资金支持,进一步降低创新活力。他建议,对于处在孕育期的未来产业,应发挥创新政策功能,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提供相应补贴。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媒体消息,2022年下半年台湾各产业出口受高通胀、加息压力的影响,但受益于新兴科技应用与数字转型需求、终端产品芯片需求增加,2022年上半年台湾出口额大幅增加,带来全年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同比增长7.4%。

  汪文斌:中方对巴新政府宣布关闭“巴新驻台湾商务代表处”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这再次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完)

  “至今,少林寺雪庭福裕祖师所立‘七十字辈’宗法谱系依旧在海内外传延不息。”释永信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采访时表示,依照“七十字辈”确定的僧团身份,具有组织上的包容性,为少林寺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托。譬如,《少林寺宗法档案》中天竺(古印度)僧的《□乾没哪塔扁囤和尚灵塔》以及日本人邵元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等,记录了少林寺持续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黎任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