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月底呵护资金面:3天净投放流动性5300亿

来源: 新华社
2024-05-31 13:37:56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在央行持续呵护下,5月资金面大概率平稳度过。面对即将到来的6月,券商预测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但波动性可能会高于4月、5月。

  央行连续呵护5月资金面

  5月31日,央行维持前两日大幅逆回购的状态,进行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不过环比净投放量有所减少。5月29日、5月30日,央行分别进行了2500亿元、26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而在本月的其他时间,逆回购操作量均为20亿元。

  在月底进行相对大额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常规做法,正如央行在逆回购公告中所称“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合计来看,最近三日逆回购到期量均为20亿元,即央行最近3天净投放流动性共计5300亿元。

  “5月30日银行间资金面整体表现均衡,下午甚至转向适度宽松状态。央行大额逆回购提振市场信心,下午3点之前国债收益率还在下行,不过受到相关消息影响,尾盘收益率有一定的跳升。”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一位农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月底 开启大额逆回购,呵护流动性意图明显,资金面整体相对宽松。

  5月3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显示,隔夜、7天期Shibor利率分别为1.8050%、1.8510%,环比提升5.9bp、下降5.2bp。截至11:00,DR001、DR007加权利率分别为1.8066%、1.8066%。

  6月或需加码呵护力度

  6月为季末、半年末,叠加政府债券发行放量在即,6月市场资金需求大概率加大,为维护资金面平稳,需要央行加码呵护力度。

  “二季度以来,非银流动性分层现象逐步缓和,尤其是近期R-DR利差大幅收敛且几近倒挂,资金分层消失并非源于上游资金供给充足,而是下游对资金需求减弱。流动性上游融出持续减小,最终会导致稳定的资金面环境被破坏,考虑到政府债供给提速和银行本身就是重要配置方,目前资金面的不稳定性正在抬升。”明明分析称。

  当前,政府发债结构正在加快。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周政府债发行规模超过5000亿元,而前三周均在1000多亿元。据民生证券测算,预计后续政府债(国债+地方债)净供给高峰将落在6月至9月之间,其中国债供给节奏相对平滑均匀,而地方债发行节奏仍具不确定性。“对于6月而言,季节性因素叠加开始放量供给,还是需要关注一些阶段性冲击。”

  肖金川则表示,今年6月资金面与往年有所不同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手工补息带来银行存款流失的影响,在6月是否持续;二是近期观察到政府债发行提速,6月是否会继续放量。

  5月30日,央行主管《金融时报》表示,以前理财等非银金融大量从商业银行拆入资金,近期随着银行存款向理财产品明显分流,非银金融资金较为充裕,原本从商业银行的拆借量大幅减少。这是直接融资发展和银行挤水分的体现,5月份金融数据将继续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刘天行

  习近平强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抓深抓实各项重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二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据证监会7月7日消息,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初步形成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发展与监管制度框架,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2020年11月以来,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对此,岛内人士发出关于“民主伙伴”的诘问:美国对台湾予取予求,这种伙伴交再多有什么用?民进党一向标榜“民主”,“全面执政”这些年又有多民主?在岛内打压异己、撕裂社会、钳制舆论、大搞“绿色恐怖”……民进党的“民主神主牌”已塌,赖还谋算把两岸关系装进“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中,台湾社会还“信得下去”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土拍供地模式生变,从大规模集中供应恢复到“小步快走”常态化多频次供地,这导致多地土地供应规模有所减少。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半年杭州涉宅土地成交“量价齐跌”,处于六年来低位,成交体量同比下降40.7%,成交金额也同比下降30.6%。

  7月2日上午,48岁的他带着研学团的孩子们穿梭在北京颐和园景区中。两个小时后,烈日当空,高温袭来。龚贺脚步放慢,话语减少。

  付凌晖强调,从全年来看,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生产供给逐步增加,供求关系有望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的看会保持温和上涨。随着经济运行的恢复向好,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到合理水平。(中新经纬APP)

魏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