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端午节“遇上”黄大仙:一只乌饭粽 飘香海内外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6 21:01:39

  中新网金华6月5日电(董易鑫)“乌饭是黄大仙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们把乌饭做成粽子、八宝饭、月饼等产品,让更多节日与黄大仙‘在舌尖相遇’。”6月5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黄大仙饮食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金华乌饭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桂华说。

  接受采访时,他的手上功夫一点没停:将粽叶折成漏斗造型,铺一层青色的乌饭打底、放上蜜枣、红豆沙或是一块三肥两瘦的五 花肉,再盖上一层乌饭、包好粽叶,勒紧扎绳,用时不到一分钟,一只乌饭粽便大功告成。

  据悉,乌饭是将南烛叶榨成的汁水浸泡糯米一天一夜后,把糯米泡到发绿、蒸至发蓝,再稍放变黑的夏日美味。宋代诗人苏轼曾写到“黄公献紫芝,赤松馈青精”,“黄公”是黄大仙,“青精”便是植物南烛。

  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相传是从一名放羊的牧童修炼得道。金华山是黄大仙的真源和祖庭。1921年,广东普济坛负责人梁仁庵在香港创建啬色园,即今香港黄大仙祠,黄大仙文化从此传播到了香港。

  李桂华的黄大仙饮食文化传承基地便在金华山脚下。这段时间,基地与工厂接到各地大批量的乌饭粽订单,工人们为此忙得不可开交。

  “香港有黄大仙文化作为根基,很多人也会吃乌饭。我们的产品在当地认可度很高。今年,有位香港的熟客找我订购了两千多只乌饭粽,前几天刚发货。”李桂华边说边包粽子,手法熟练。

  李桂华经营的金华乌饭生态庄园有上百棵南烛树,每一棵树都有编号,“各司其职”承担着生产、研发等任务。

  “乌饭粽仅是黄大仙饮食文化和端午传统佳节集中呈现的载体。目前,我们已经和金华市农科院尝试用南烛树与蓝莓苗嫁接、开发了乌饭茶等产品,与多家高端餐饮企业联合推出乌饭创意菜。”李桂华说,目前,他和团队正在还原、整理黄大仙养生宴,以美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满足全球食客的味蕾。

  不时不食,古往今来的饕客讲究食物要符合时令节气规律。6月5日是芒种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一只唇齿留香的乌饭粽正从江浙一带的夏日美味,走向更广范围食客的舌尖。

  “近年来,我们结合名扬海外的金华火腿推出了金华火腿乌饭粽,不少华侨华人尝过以后联系我回购,有些还会推荐给国际友人,这也是中华美食的骄傲。”李桂华说。(完)

  走访了学校附近的2238户居民、159家企业、951辆客货车的司机、全县226处庙宇道观、25家养老机构和1家救助站;

  大兴机场表示,今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随着疫情形势及防控政策的调整,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返乡探亲、旅行等旅客出行需求有明显增加,大兴机场业务量将快速恢复。目前,南航三亚、海口、昆明、珠海、哈尔滨、沈阳等热门城市航线客座率已达90%以上,每日在大兴机场的进出港航班接近200架次;东航春运热门城市三亚、海口、昆明、成都、广州、深圳等地机票预定量翻倍;厦航、中联航、首都航等航班量和客座率都有显著提升。(中新财经)

  唐仁健说,从长远看,要全面发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抓物质基础,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又抓机制保障,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巡视是政治巡视,本质是政治监督。

  研究发现,一方面,衰老细胞中ERV的反转录产物通过激活cGAS-STING(一种蛋白)天然免疫通路诱发细胞衰老和炎症;另一方面,衰老细胞释放的ERV病毒颗粒可通过旁分泌或体液介导的方式在器官、组织、细胞间有效传递并放大衰老信号,最终使得年轻细胞因受“感染”而老化。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ERV反转录产物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的出现,会激活初始细胞及被感染细胞中固有的病毒防御机制。这种本能的细胞抗病毒反应意在降低病毒的损害,然而事与愿违,这些防御性机制却恰恰促进了细胞的早衰。

  大兴机场表示,今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随着疫情形势及防控政策的调整,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返乡探亲、旅行等旅客出行需求有明显增加,大兴机场业务量将快速恢复。目前,南航三亚、海口、昆明、珠海、哈尔滨、沈阳等热门城市航线客座率已达90%以上,每日在大兴机场的进出港航班接近200架次;东航春运热门城市三亚、海口、昆明、成都、广州、深圳等地机票预定量翻倍;厦航、中联航、首都航等航班量和客座率都有显著提升。(中新财经)

王思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