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引领文旅消费新潮:烟火气满满 文化味更浓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4 04:30:00

  近年来,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美术馆、遗址公园等文博场所成为了许多游客出行的必选之地。

  数据显示,四川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累计接待民众212.1万人次,同比增长94.98%;陕西全省文博单位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130万;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6.8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3.50%……可见,随着各大博物馆在内容和服务等方面日趋完善,“文博游”消费群体正逐步扩大,游客在品尝“节日味”的同时也尽享“文化味”。

  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是端午假期“文博游”的一大亮点。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竹编龙船挂件DIY体验活动,20余组亲子家庭在博物馆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制作出一叶叶独具特色的“小龙舟”;中国海盐博物馆用艾叶、菖蒲、佩兰和粽叶为游客准备了一场“绿色之旅”,还可以体验挂菖蒲、沐兰汤的祓禊仪式;成都杜 甫草堂博物馆举办的“赛诗会”选取了30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词,游客只要现场报名挑战,背诵出其中任意一首即可免票入馆参观。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多家博物馆立足自身优势,推出许多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让游客沉浸式地感受悠久历史和厚重文明。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听园”端午节活动,邀请游客走入夏日园林,沉浸式欣赏民乐展演、园林戏剧,了解园林文化;故宫博物院推出“灵沼轩奇遇记”主题馆校项目和“花信木语——故宫仲夏日”活动,分别从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带领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故宫。

  博物馆与科技的巧妙融合,为游客的文旅体验增添了一抹亮色。湖南博物院推出“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充分利用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科技手段,巧妙呈现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的宏大想象与艺术表达。北京市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推出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动,利用虚拟现实、裸眼3D等多媒体技术,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和极强的代入感。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文化和旅游融合趋势进一步凸显。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踏足历史遗存感受中华文化的印记,不仅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和精神享受,更让“假日经济”有了满满文化味,成为广受欢迎的文旅消费新风尚。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6/dce5d6d566f6413cb7903c8058670b03.jpg" alt="" />

  东海东京证券的首席债券分析师Kazuhiko Sano在客户报告中写道:“老实说,我也不理解日本央行的意图,此前放宽收益率区间只会引发市场对进一步政策转向的猜测,但最近增加主动购债会导致进一步压低市场流动性的风险。”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的债券分析师Keisuke Tsuruta表示,看上去,日本央行似乎还是不太能容忍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走高。一些分析师认为,日本国债市场面临较大做空压力,而日本央行如继续强力干预,只会加剧市场功能的退化。

  “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基层建设格外关心,对基层官兵饱含关怀。2022年,总书记多次视察军队,深情寄语,殷殷嘱托。

  “线下演出的这种互动热情,反映出观众在与演员互动和交流方面,是有很强的需求。”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杨树聪分析说,线上演艺缺失了剧场演艺的现场感,这就需要在线上演艺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尤其是互动性方面做出更多创新。为此,今年《舞上春》线上演播版首映前后,天桥艺术中心联手团方一起,策划并推出诸多线上互动新方式。包括前期宣传时演员空降微博超话、多位舞者入驻哔哩哔哩、首播时设置演员陪看视角及解说,首映中演员登陆直播间弹幕区与观众实时互动等等。

  立讯精密股价跌停源于市场一则传闻:“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大幅度减产,立讯精密受创最大”。此后,立讯精密发布澄清公告回应市场称:“目前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业务正有序依照工作计划正常推进,报道中提及的公司相关业务不存在特殊变化和影响。”

  在四川、新疆、辽宁考察时,总书记亲切接见官兵代表,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一句句谆谆叮嘱,暖心又励志。

赖益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