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或延长哈德逊湾无冰期致北极熊种群缩小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14 15:33:57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全球变暖预计会延长北冰洋哈德逊湾的无冰期,从而缩短此处栖息的北极熊的捕猎季节。

  这项研究表明,在温度上升2.1摄氏度的场景下,哈德逊湾大部分地方的无冰期或会超过成年北极熊存活所能忍耐的最长禁食期,因此可能导致北极熊种群缩小。

  该论文介绍,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冰洋,它会季节性地被海冰覆盖,是约1700头北极熊的家园。冬季海湾被海冰覆盖时,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捕猎它们最喜爱的猎物——海豹。当海冰在春季融化,北极熊会来到岸上,在夏季整个无冰期禁食,直到秋季回到海冰上。

  在过去30年间,哈德逊湾地区的温度升高了超过1摄氏度,导致无冰期从约120天增加到约150天。由于海湾的北极熊靠海冰捕猎,无冰期的延长可能会降低它们在禁食期的存活率和下一个捕猎期的繁殖成功率。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Julienne Stroeve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IPCC第六次国际气候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型的预测结果,以评估未来哈德逊湾西部和南部区域无冰期的变化,这些区域已经记录到了北极熊种群的下降。

  北极熊被认为能安全存活过183天到218天的无冰期。论文作者估计,如果全球变暖分别超过2.1摄氏度和2.6摄氏度,在哈德逊湾西部和南部区域的无冰期就会超出北极熊安全存活的极限。他们还估计,季节性融冰可能会在春季提前发生,这可能会降低北极熊的繁殖成功率,因为这会缩短幼崽哺乳期,而幼熊通常出生在11月至次年1月之间。

  论文作者总结强调,如果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的范围内,哈德 逊湾北极熊种群就有可能存活下来。(完)

  亚投行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自2016年成立以来,亚投行几乎没有过负面新闻。这不是谁宽纵它的结果,恰恰相反,从成立之日起,华盛顿就将它视为“异类”,有无数双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它想找茬。然而亚投行以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证明了自己无论是在规则化、多元化、国际化和普惠化方面,还是在取得的实际成果上,都是无可挑剔的。对于这些,来自65个国家和经济体的亚投行职员是见证,亚投行朋友圈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6个成员也是见证,三家国际评级机构最高信用评级“全满贯”更是铁一般的证明。

  “坚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电池小镇”观景平台展示板上如此写道。“兑现比承诺更重要、解决比解释更重要、效率比笑脸更重要”,是宜宾从上到下一直在坚守的服务理念。

  根据《药品管理法》,在中国生产原料药需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且需具备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及检验等相关规定的生产设施、技术和人员。生产出的原料药需经过一系列测试和评审,与相关制剂进行关联审批,获批准后才能进入市场。

  而除此之外,孙华还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了遗物光环在认知上构成的某种障碍:“三星堆发现了其他遗址、其他文化很难发现的那一套东西,所以它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我们会认为三星堆的青铜文化很发达。但是三星堆不是这样的,三星堆的所有东西都在(器物坑)这里了,城内没有发现什么青铜器,城外也没有,它的青铜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

  “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企业生产。一些原料药企业虽然具有生产资质,但不进行生产,进一步加剧生产环节的高度集中。”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雁北5月28日曾撰文指出,由于药品和原料药是特定对应关系,使用不同原料药可能导致药效、副作用等方面差别,药品所需原料药种类与用量是被严格限制的,不同种类原料药间一般不会具有替代性。

  与此同时,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方坚决开展对美斗争,针对美方错误言行进行有力回击,并持续向国际社会揭露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做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对此,美方日益感受到两国战略互动的天平在向中国倾斜,其曾经声称的“通过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的尝试未能达到预期。

陈家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