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童被教练殴打致死案宣判,透露这些细节

来源: 发展网
2024-06-14 16:11:20

  文/赵斌

  13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8岁男童在培训班被教练殴打致死案一审公开宣判。

  被告人张某斌、李某丁因故意伤害罪,均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张某豪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禁止被告人张某斌、李某丁、张某豪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孩子死因是关键

  据法院审理查明内容显示,经法医鉴定,翟某某(8岁受害男童)系钝性物体多次击打致广泛软组织挫伤,导致创伤性休克并肺脏脂肪栓塞死亡。

  北京市资深法医王鹏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广泛”可理解为多处、面积较大。这里的软组织挫伤是指钝器作用造成的以皮内或(和)皮下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常可提示暴力作用点(部位)系生前损伤。钝性致伤物,包括木棍等硬质物,理论上也不排除拳头击打和脚踢。

  王鹏说,大面积挫伤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肌束间及皮下组织,可因损伤积聚多量血液,也可致皮下脂肪挫压伤后,脱落脂滴进入静脉血流堵塞管腔,或因强烈的创伤应激亦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网络机制引起血液中可溶性脂蛋白的脂肪析出,也能引起微循环血管脂肪栓塞、血流减少或中断,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障碍,重者因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压力超负荷导致右心衰竭,是急性肺栓塞死亡的主要原因。

  法院查明内容也显示,三名嫌犯“系对未成年人学员长时间殴打并捆绑”。

  王鹏说,一般情况下人体遭到外力一两下重击,导致骨折、引起肺部脂肪栓塞致死后果的概率很低。引起肺脂肪栓塞常见的易患因素包括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外科手术等,而软组织大面积损伤除了如塌方等挤压外,较小接触面积的致伤物一般需多次、反复击打方可能产生此类结果。

  同罪不同判的原因

  公开内容显示,三被告人均实施了“故意伤害”的行为,共同导致被害人的死亡。为什么张某斌、李某丁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被告人张某豪却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盈科中国区董事会董事、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陶海洋表示,同一刑事案件的多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有轻有重,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较为常见。从司法鉴定结果看,被害人系因软组织挫伤导致的肺脂肪栓塞死亡,无法确认该致命伤由哪一名被告人造成。但可以通过三人对被害人施害的程度及造成损害程度来确定如何承担责任,因此两名主要施害人张某斌、李某丁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而张某豪系帮助教学,作案时间短,击打程度明显弱于同案被告人,捆绑时仅是协助作用,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并且张某豪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对其减轻处罚;鉴于其犯罪情节 较轻,认罪悔罪,依法对其适用缓刑。

  那为什么没有对张某斌、李某丁二被告人判处更重的刑罚呢?

  陶海洋表示,本案中张某斌、李某丁也有在孩子生命垂危时“摆拍”,向医生隐瞒孩子致伤原因等情形,但事后也有送医、拨打110自首等从轻情节。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于2021年11月发布的《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明确,重点打击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等情形。北京市卫健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于日前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试行)》示范文本也强调,美容医疗机构“不得制造容貌焦虑”。

  以北京为例,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83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从气象监测数据看,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记录到了更高极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个点位,700毫米以上的达51个点位。特大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门头沟区平均538毫米,房山区平均599毫米。

  当时在编制门头沟分区规划时,按照当时的要求和专项规划研究,丁家滩村所在的永定河山峡段,是按照20年一遇的洪水线标准来划定的河道蓝线。张刚表示,这一次洪水的淹没线,已经涵盖了丁家滩村蓝线外的部分。经过这次洪涝灾害,还要重新审视原来的设防标准,包括管控要求等,目前,区里正在开展防洪标准和蓝线优化的相关工作。

  黄某是一个潜藏了长达17年的间谍,被抓获前,她是云南省某省直机关工程师。2002年,黄某赴境外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认识了一名看似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男子。为了这一出轨对象,她还把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丈夫也拉下了水。

  未来LPR是否还会继续下行?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央行应适度下调政策利率,适时实施降准,继续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商业银行应用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序降低存款利率,持续压降负债成本,继续推动LPR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下行,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银行界人士和法律界人士更是明确指出,“银行将永久冻结部分存款账户”的说法是“一眼假”,不可能出现类似的政策、文件或内部信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银行必须保护存款人利益。商业银行法的第三章即是“对存款人的保护”,首条就明确“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孙治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