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江苏扬州:古运河“原点”重生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22 16:32:55

  6月18日,时近正午,扬州运河三湾之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游人如织。

  “今天排队算好的了,要是周末和节假日,从馆内检票口到展馆的大门口,几十米的长队,都是人。”孙玉霞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一名保洁员,在休息的间隙,她比划着博物馆假日排队的盛况。

  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和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近年来陆续策划文保项目近百个,三湾片区当属其中最亮眼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座“流量之王”便坐落在这里。

  作为这里的原住民,孙玉霞依然记得当年的境况:“工厂一开,排烟放气,我们门窗都不敢开,河里垃圾成堆,污水四溢,洗拖把都嫌脏。哪里有什么游客呀,本地人都想趁早搬出去!”

  2010年初,扬州将规划建设三湾项目确定为改善扬州东南片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运河三湾由此迎来了第一次“重生”。

  “断腕”第一步,拆迁化工厂,89家工业企业相继关停搬迁。随着680亩湿地的退耕及修复,扬州对三湾以及周边七里河进行环境治理和提升,运河故道疏浚,建设基础设 施,三湾的命运得以改变。2017年9月,运河三湾全新亮相,曾经的城市疮疤变身为风景秀美的生态湿地。

  尝到了生态“甜头”的扬州,利用牵头申遗成功的契机,更大力度地开展运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目前全市各级各类文保单位达542处。

  但对于扬州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运河之于扬州意义非凡,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赋予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镌刻在我们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基因。申遗成功后,运河更是赋予了扬州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扬州市文广旅局党委委员、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说,“保护是最基础的,如何把大运河文化传承下去,是扬州永恒探索的课题。”

  随着申遗成功,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利用进入新阶段。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落地,让运河三湾迎来了第二次“重生”的契机。

  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6月正式开馆。新唐风建筑的展馆,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互动体验感,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的千年底蕴,也“长”在了市民游客的审美点上。馆内设置的非遗展位、组织策划的系列展览,发挥了博物馆教育的文化特性,也成为游客“触摸”运河文化的窗口。

  如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累计接待线下观众830多万人次,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

  “网红博物馆”成为扬州旅游的新流量密码后,如何变人流量为经济增量?运河三湾第三次“重生”已经在路上: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围挡施工的东侧片区,聚焦文旅消费的商业街区正拔地而起。

  古运河三湾,是先人让运河拐三道弯而行,打造出的安全航道,彰显的是治水的智慧;今日的三湾,是扬州在运河“原点”处不断“蝶变”并迎来古运新生的舞台。成功申遗十年来,扬州“运河十二景”串珠成链,古城更新项目层出不穷,运河造福人民的故事不断书写,运河文化赋予扬州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多。

  养殖户林孝看到了巴浪鱼近两年的“钱”景,今年也开始养殖巴浪鱼。“我们都是在丰汇水产进的苗和饲料,平时都会来找他们咨询。出成品经过检验后,他们也会回收,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新华社布拉格1月28日电(记者邓耀敏)为期两天的捷克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28日结束,军人出身的彼得·帕维尔击败捷克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赢得选举。

  节日期间,首府南宁公安机关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保障南崇铁路沿线和高铁站的平安运营。针对热门景区,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强化巡逻防控,围绕新晋网红打卡地“南宁之夜”文旅步行街,加强巡逻防控力度,精准实施服务保障。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将成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23日观看了执法视频后,尼科尔斯的继父及家庭律师说,尼科尔斯在距离自己住处不到100米的地方遭到警察拳打脚踢,警察还用电击枪攻击他。一名警方发言人说,警官们当时以涉嫌鲁莽驾驶为由让尼科尔斯靠边停车,尼科尔斯下车后欲步行逃离,最终被警察逮捕。检察官马尔罗伊提供了有关这起互动详情的线索,表示警察对尼科尔斯的逮捕行动一度变为非法,因此检方提出了绑架罪指控。

  盐城还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大基地和长三角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得到广泛关注,成为央企新一轮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

廖婉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