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组建新加坡新一届内阁,第四代领导团队都有谁?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5-31 17:32:01

  中新网5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5日晚,黄循财接棒李显龙,在新加坡总统府宣誓就任该国第四任总理,新内阁也于当晚宣誓就职。

  分析称,新加坡完成了第三代至第四代领导团队的平稳交接,这也意味着,该国将迎来“4G(第四代领导团队)时代”。开启了“4G”时代的新加坡,又将如何守护“新加坡奇迹”?

  “平稳有序过渡”

  “平稳有序的过渡”,是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对该国此次内阁交班的形容。

  根据新内阁名单,黄循财接任总理后会继续掌管财政部;现任贸工部长颜金勇升任副总理后还会继续管理贸工部,并替代黄循财担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其他内阁部长的职务不变。

  新加坡专家指出,为确保两代领导层之间的衔接与延续,黄循财延续前任李显龙的做法,组建的新内阁与前一届比变动很小。专家认为,“这有助于权力过渡,让政府保持稳定”。

  目前内阁中“相对年轻的”第三代部长,有贸工部长颜金勇、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以及国防部长黄永宏。三人现年都是65岁。

  分析称,颜金勇此前就被看好将升任副总理。新加坡《联合早报》介绍,疫情期间,颜金勇和黄循财共同领导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两人建立了“深厚默契”;同时正值全球经济转型关键时期,需要借助颜金勇在贸工部的经验。

  实际上,黄循财早在4月受访时提到,他预计所有现任部长都会留在原部门。他称,正考虑擢升一些人,并任命一些后座议员出任政务官。

  “将面临众多挑战 ”

  新加坡媒体称,黄循财宣誓就职后,发表演讲时“展现自信”,勾勒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当地一些学者表示,国际局势诡谲多变、新加坡国内民众诉求多元,黄循财和第四代领导团队将面对众多挑战。

  近年来,新加坡面临一系列国内外挑战——地缘政治环境动荡、国内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加剧、物价上涨等。

  前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指出,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维持国民凝聚力,引领新加坡继续向前,成为黄循财面临的“最大挑战”。

  此外,黄循财“接棒”后,最迟于2025年11月举行的新加坡大选,也将是其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黄循财应延续过往模式,对具有争议性的议题,采取协商、折衷的做法,此外,“新总理还要建立自己的人脉和朋友圈”。

  “李显龙从政已久,未任总理前就已广交朋友。黄循财可能没有这些优势,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人脉和朋友圈。有些事需要交情,在外交上挑战是很大的。”专家补充道。

  “走出自己的路”

  “这次的交棒不仅是领导团队的交替,也是一次世代的交替。”黄循财强调,他带领的新一代领导班子,将展现与之前领导团队不同的风格。

  黄循财认为,他们受益于“开国元勋为新加坡的生存制定的、富有想象力的政策”,而受这些特有经历的影响,第四代班子的领导风格会有别于前几代人,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黄循财是首位在该国独立后出生的总理,他带领的第四代领导团队,大多属于“没有经历过建国初期大风大浪的独立后世代”。

  “会继续大胆设想,并且考虑长远”。黄循财在宣誓就职后发表演讲时,对其领导的团队寄予这般期许。

  他称,接下来,他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物色和说服更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也就是三四十岁的男女青年加入他的团队。

  “眼前没有可以让新加坡套用的简单公式,或可供借鉴的现成模式。我们须不断尝试,找出新方式和开辟新道路。”黄循财说道。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希望在维护国家利益与权利的同时与各方友好相处。新加坡重视东盟的中心地位以及东盟在促进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方面的努力。他还承诺,会以新思维和方式,与新加坡人一起努力维护“新加坡奇迹”。

  “但是很遗憾,有少数国家罔顾科学和事实,单独对中国采取入境限制政策,对此我们当然是不能接受的。”吴玺说,我想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允许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国家实施歧视性政策,中方对这些国家采取对等措施,目的是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间人员的正常往来。

  “兔墩墩”侵权了吗

  活动现场,2022年郎酒品牌发展道路上的高光时刻,亦浓缩成郎酒《2022郎酒品牌年书》发布,年度品质事件、年度品牌营销、年度品味互动、年度朋友圈、年度庄园图片、年度明星产品悉数收录其中。

  据媒体报道,欧洲疾控中心上周表示,目前不建议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措施,欧盟疫苗接种水平相对较高,与欧盟的日常感染相比,输入感染的可能性较低,目前的医疗系统有能力应对。“我们同意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观点,即目前中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预计不会对欧洲区域的新冠疫情产生重大影响。”克吕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对于正在采取预防性旅行措施的欧洲国家来说,我们呼吁这种措施植根于科学、适度且不带有歧视性。”值得注意的是,克吕热还提到:“我们承认中国一直在分享病毒测序信息,我们也需要详细和定期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当地流行病学和变异毒株的信息,以更好地确定病毒演变的情况。”

  作为冬天的常客,大家对我并不陌生,但多年来也形成了一些误解。比如我常在朋友圈刷到一些谣言,说我频繁出现时冷冬就要来了。其实冷冬是有严格气象标准的,不是偏冷就算冷冬,气象专家也多次站出来辟谣。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偏低于特定值,且出现冷冬的地方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专业?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冷冬更多是总结性而非预测性的,下次不要被谣言唬住了。

  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的林溪社区,是安徽省首个国际化社区,这里不仅有海外人员服务站,还有休闲娱乐区和派对沙龙区等休闲空间。如今这里居住着20多位来中国投资、工作、学习的海外人士。

张成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