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 助全球苏迷“拾贝苏海”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8 14:30:08

  中新网眉山6月8日电 (记者 贺劭清)为方便全球苏迷“拾贝苏海”,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络29家研究机构、历时6年,围绕中国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简称“三苏”)打造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举行上线启动仪式。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全面收录并整合了三苏文化相关数据12.5万条,其中包括三苏文学作品1.1万余篇,数字图书1.4万余册。

  据了解,四川眉山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祠内供奉陈列三苏塑像及苏家遗迹,收藏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中国国内规模最 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了东坡行旅、三苏图谱、三苏作品、学术论文、数字图书、可移动文物、陈列展览、遗址遗迹等12个核心板块,可以为全球苏迷提供检索、查阅、赏析、探索、研究等数据服务。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介绍,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成功打破了三苏文化在地理及空间层面上的数据壁垒,构建了一个无界的信息共享平台。该数据库还围绕苏轼的生活轨迹、亲缘关系、同僚交往以及研究领域,精心绘制了三苏图谱,并通过关联笔记等形式,多维度实现信息的深度互融互通。

  虽然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但该数据库的建设并未止步。目前,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已向中国多处三苏遗址、遗迹地发出共建共享数据库的邀请。(完)

  拿起手机,点击屏幕,各种方便快捷的助老服务就能送到家中。如今,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养老的便利。打开一个名叫“秦皇岛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的微信小程序,既有“拨号下单”“医护到家”等医疗服务,也有“家政保洁”“上门维修”“康复辅具租赁”等多种服务内容。秦皇岛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艳梅介绍,市里通过社区日间照料站和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老服务,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目前平台已接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192家、服务提供商50家,架起了老年人与养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云上桥梁”。

  在民间的传说中,鬼最怕听到鸡叫声,人们把鸡的形象刻木铸金,置于门户之间,后来以公鸡为主要形象制成年画,张贴在门上。

  支 持|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

<strong>相聚的意义</strong>

农安县域内有着20多处古城遗址

  近年来,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力量日益壮大,其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甘坐“冷板凳”,用丰富的专业知识、饱满的青春热情投入长城保护工作,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我们采访了3位长期参与长城保护的年轻人,听他们讲述自己与长城的故事。

黄启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