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5 03:56:03

  人民网宿州2月1日电(记者周坤)年关将近,在安徽省萧县,眼下正是羊肉销售最旺的时候。

  “老板,来碗羊肉汤!”每一个在外打工的萧县人,回到老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过年期间,当地更是有着“无羊不成席”的传统。

  吃羊肉,也有讲究。在萧县,当地人更偏爱本地的黄淮山羊,又称萧县白山羊。这种羊,肉质细腻、 味道鲜美、产仔多、繁殖快,唯一的缺点,就是生长速度慢。

  于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效益,当地引进波尔山羊进行杂交,杂交后的品种生长速度快、体格大。

  虽然效益是提高了,但也造成萧县白山羊这一本地优秀品种的退化。

  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事关种业振兴全局。为了保护萧县白山羊品种,大屯镇争取了2500多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去年10月份建成大屯镇白山羊繁育基地,租赁给安徽洪水牧业有限公司运营。

  “咩咩咩……”1月31日,一走进大屯镇白山羊繁育基地的羊舍,羊叫声便此起彼伏,一只只黄淮山羊正“眼巴巴”地瞅着自动撒料机,好像在催促主人朱洪水快点“开饭”。

  “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我们家就跟羊打交道。我一开始养殖绵羊,后来因为山羊的市场前景更大,2016年我又开始养山羊,一开始养了两千多只, 通过不断科学喂养、品种保护,现在每年能够出栏两万只山羊。”安徽洪水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洪水虽然有些腼腆,但一说起自己的“养羊经验”,这个80后小伙,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从2000多只羊到20000多只羊,这不仅是数字的飞跃,更是科学养殖带来的“增产”成果。

  在羊舍里,记者看到,这里的山羊,住的是现代化棚舍,遮风挡雨,吃的是玉米配草料,营养全面。吃饱了,山羊们还能通过恒温水槽自动清洗补水系统,喝到健康干净的水。

  在山羊的脚下,粪污自动化处理系统正在自动清理羊粪,保持羊舍卫生。通过手机软件一点,风扇还能自动运行,控制羊舍温度。

  “比起过去人力养殖,现在的智慧养殖,更能让山羊少生病,还长膘,卖得更好。”朱洪水感慨道。

  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不仅让养羊的成本和羊的品质都有了保障,也使得该基地形成了萧县白山羊“育种、扩繁、育肥”的自繁自养体系。

  眼下,这里的山羊早已供不应求,18个羊舍里,只剩下两个羊舍养殖着种羊,其余的山羊,已预订一空。

  “如果不是半年前预订,加上和他关系好,根本买不到这里的山羊,太抢手了。”采访中,当地的羊肉商户张子昂带着小货车,将最后一批山羊装车,趁着旺季,卖个好价钱。

  让年轻人感受信仰力量

  天津滨海机场协助航空公司与空港疫情专业组、联检单位沟通协调,完成前期备案等准备工作,并组织机场相关保障部门与航空公司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对航班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梳理,确保航班顺利在津恢复运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1月15日电 (记者 韩星童)高铁香港段15日复通,首日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的大多列车已满座。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随着高铁复通,1月18日(年二十七)至21日(年三十)期间,每日经多个口岸单向过关人数可增至超过8万人。

  此前,周祖翼在2022年11月从北京空降福建,出任福建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区在舟山正式挂牌成立。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其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改革探索道路,实现了从“不产一滴油”到初步形成“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的跨越。

  如今,新年音乐会不仅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年俗活动,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以1月14日农历小年夜与全球观众见面的“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为例,整场演出划分为天、地、人、和四个部分,既有赓续中华文明、礼赞伟大时代的《颂·黄钟大吕》,也有琵琶演奏家赵聪与虚拟歌手洛天依跨界合作的“元宇宙”风格作品《神鸟》;既有彰显东方美学精神的《茉莉花》,也有钢琴演奏家郎朗以钢琴与古琴、古筝、街舞、电子音乐、太极碰撞交融完成的作品《太极狂想曲》;既有通过交响与芭蕾的音画结合来演绎的《春之声圆舞曲》,也有凝聚中华民族气概的《大地回响》以及体现“和为贵”的《百鸟朝凤》《欢乐组曲》。

陈文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