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纳指ETF狂赚6900万!还有“土豪”一只基金买了6亿份!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5 01:56:25

  神出鬼没的超级大牛散,又有了新动作!

  近日披露的基金年报曝光了基金圈“土豪”们的操作。有人大手笔抄底港股科技ETF,有人早早布局纳指ETF浮盈6900万元。

  牛散一路补仓

  被誉为“基金第一牛散”的杨祖贵因为狂买互联网科技ETF而受到关注。在他身上,ETF“越跌越买”的投资思路体现得淋漓尽致。2023年下半年,其又延续了抄底互联网科技ETF的思路,但持仓更加集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杨祖贵共持有6.08亿份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他是这只基金仅次于巴克莱银行和中央汇金的第三大持有人。不过,杨祖贵并非首次进入这只基金前十大持有人。2022年,杨祖贵就重仓了4.33亿份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2023年年中,小幅加仓至4.56亿份。2023年下半年,这只基金继续震荡下跌,杨祖贵继续补仓1.52亿份,以该基金2023年年底的净值估算,杨祖贵持有的规模约4.54亿元。

  不仅如此,杨祖贵还持有2.24亿份嘉实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是该基金仅次于巴克莱银行的第二大持有人。2023年年中时,杨祖贵就已经持有1.75亿份该基金,随着2023年下半年这只基金一路震荡下跌,杨祖贵又大幅补仓,增持了0.49亿份。以该基金2023年年底的净值估算,杨祖贵持有的规模约1.66亿元。

  此外,杨祖贵同样是博时恒生科技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共持有1 870.51万份,以该基金2023年年底的净值估算,杨祖贵持有的规模约955.27万元。

  还有一位名为吉烈钧的牛散持仓和杨祖贵较为相似。吉烈钧同样重仓港股ETF,位列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两只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持仓份额分别为7100万份、1500万份。其中,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的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SW 、拼多多、腾讯控股、美团-W、小米集团-W等。

  重仓纳指ETF大赚

  2023年,海外资产涨幅亮眼,吸引了许多热钱涌入,尤其是跟踪纳斯达克指数、日经225指数的QDII产品受到知名牛散竞相追逐。

  华安纳斯达克1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现了多位牛散。一名叫郭栋梓的牛散持有1.61亿份,以该基金2023年年底的净值估算,持仓规模约2.2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22年年底,郭栋梓就已经成了这只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共持有1.53亿份。2023年以来,纳指一路走高,纳斯达克ETF净值飙涨,至今涨幅高达74%。若以该基金2022年下半年成交均价简单估算郭栋梓的持有成本,这1.53亿份带来的浮盈超过6900万元。

  此外,还有名为齐伟的牛散持有2800万份华安纳斯达克100ETF,持仓规模约3855万元。名为王世宏的牛散持有2636.85万份,持仓规模约3631万元。国泰标普500ETF、工银大和日经225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等跨境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均出现了持仓超过2000万份的个人投资者。

  有趣的是,曾经风云ETF圈的“老牌”牛散,正逐渐退出ETF圈。例如,曾因广撒网80多只基金而一举成名的牛散钱中明,在2022年年底出现在82只上市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份额达到1.29亿份,他的持仓相对分散,以LOF和行业主题ETF为主。然而,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钱中明还是52只LOF的前十大持有人,但已经不在任何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了。

  曾经因抄底恒生互联网ETF浮亏上千万而知名的“交易员小侠Life”,也已经默默退出了上市基金圈子。据此前“交易员小侠Life”发布的持仓,其名为陈泽鑫,曾一度持有超8000万份恒生互联ETF。有趣的是,2022年年中,他就已经不在恒生互联网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了。截至2023年底,其它上市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中也不见其身影。

责任编辑:杨红卜

  从定人、定量、定时、定价等角度看来,2022年度激励对象人数占上市公司总人数的比重平均在13.00%,同比小幅下降;授予权益数量占激励计划公告时总股本的比重平均2.25%,较2021年平均2.29%的总股比例略有下降;59.06%的上市公司选择“1+3”的时间模式,其中1年为等待期/限售期,分3年行权/解除限售;绝大部分遵循政策最低原则定价,少数公司进行了自主定价。

  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月度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使得2022年底的购车客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2023年1月的客流也难上高峰,春节假期、消费者回家过年等因素也进一步影响了1月份客流的增长。加之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信心不足,对大件商品的购买还持谨慎态度等原因都对1月的汽车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综合来看,1月的汽车销量将会出现下滑,市场表现不及预期。

  1月2日上午,两位医生与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呼吸科专家进行了视频连线。该院一名社区医生询问:“7楼25病房的老太太,有呼吸睡眠暂停问题,血氧低,用了高流量通气及激素,现在血氧95以上,CT复查有所吸收,还需要继续治疗吗?”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专家回答:“她的基础疾病,健康时指标也不会完全正常,激素见效可以停,高流量浓度不要给太高,30%就可以。治疗差不多可以离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坦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将直接影响车企的利润表现,同时或多或少加剧其成本负担。在梅松林看来,在物流成本高企、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车企仍然面临亏损压力。

  十余年来,在补贴的“护城河”下,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销量也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2022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06.7万辆,同比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为25%。

  记者: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稳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2022年专项债落地使用情况如何?2023年,在推动解决“钱等项目”问题、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有何考虑?

杨侑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