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们会怎么看电影?上影节开出“未来影院”新单元

来源: 金融界
2024-06-19 06:15:03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任新月)“未来影院”会带来怎样的观影体验?未来人们会怎样“看电影”?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出了“未来影院”的全新单元,用实景模拟给出了一个前瞻性的答案。

  “未来影院”以“科影融合”为主题,依托AR、VR、MR等多种影像技术策划,精选国内外近26部XR领域的重磅佳作,让影迷“破”屏“入”画,以第一视角走进影像世界,身临其境感知场景变化。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体验者,头戴虚拟VR设备,在体验区内小范围移动,在空无一物的前方做出“左右滑动”“上下抓取”“点击”等屏幕互动性动作。

  “比起传统的观影模式,虚拟VR创作的影像世界更具真实感,交互性也更强。”影迷林铭洁是第一次体验跟随视线移动的VR设备,全景式的观感令她惊奇。从事虚拟VR产品开发的外国友人Emilla是今年上影节的特邀嘉宾,在“未来影院”上,她体验了由中国导演费晨仪开发的一款MR作品—《种子指挥家》。“虚拟现实技术蕴含着无限的开发潜力,未来影院很好地呈现了技术带来的变革,在这个作品中,观众通过搬运箱子与植物世界建立联系,成为影像世界的创造者。”Emilla说。

  近年来,沉浸式虚拟现实的市场正在迅速增长,根据《2022年沉浸式娱乐行业专题分析》报告,自2017年起,全球沉浸式娱乐技术市场持续保持着年均7%的增长率,2021年沉浸式行业市场规模高达200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448亿元。

  目前,虚拟现实在文旅消费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爆款作品层出不穷,在口碑和商业表现上均有不俗成绩,其中,以奇幻冒险为题材的国潮作品《唐朝诡事录》(第一季)豆瓣评分7.9,线下全感剧场人气火爆,联动主题文创,掀起了一阵国潮文旅热潮。

  《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的开发公司、星瀚互娱(深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 经理杨祎晨告诉记者,目前MR、VR或元宇宙的市场处于迈向成熟化的发展阶段,市场潜在需求量大,但具备商业变现能力的成熟产品并不丰富,爆款文旅产品要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预期的娱乐体验,还要相应地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

  在产品研发阶段,杨祎晨认为应当技术“瘦身”,删减掉不适宜文旅场景的无效技术,为全年龄段的游客提供友好服务。“新技术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炫技而本末倒置。从商业化角度来看,未来MR、VR领域的硬件和算力提升一定会激发出更多的文旅消费场景。”

  虚拟现实技术会替代现有影院,成为未来影院吗?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执行主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游戏设计系主任刘跃军表示,VR技术能表达想象的世界,创造具有真实感的体验,传统电影与VR本质上都有价值,不同的是电影需要一个固定的空间,而VR可以像手机等移动设备一样,随时随地使用,非常接近游戏的体验。去年,刘跃军导演的《沉香VR》入选威尼斯电影节XR竞赛单元,得到国外同行赞誉。

  汝女士是上影节的忠实影迷,在她看来,虚拟VR体验的是场景的氛围感,看电影则更侧重情节叙事,电影的复杂叙事能力是目前虚拟VR作品难以企及的,期待未来虚拟VR与电影优势互补,带来更丰富的视听感受。(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41/7811673005376801229.jpg" alt="" />

  央视评论员

  “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郑重宣告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11月上海书展期间,《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3—1945)》(排印本)正式发布,生活书店保存相对完整的会议记录首次以排印本形式面世。这批长达12年的史料详尽记录了生活书店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逆流中的一个文化堡垒”的历史故事。

  <strong>反对阵营对抗,为稳定大国关系砥柱中流。</strong>面对重重挑战,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一年来,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实现“冬奥之约”,在撒马尔罕举行重要会晤,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友好民意基础持续巩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2022年,中美元首3次会晤通话,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应约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举行面对面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战略性沟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21世纪的世界必须避免重蹈“冷战”覆辙。两国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习近平总书记为中美关系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强调中美关系发展历史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该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轨。一年来,中欧关系稳中有进。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分别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领导人面对面会晤。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中欧关系走向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洲稳定繁荣,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实践证明,中欧关系保持向前向上势头,坚持互利共赢,符合中欧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团结,是第二个关键词。

吕家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