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9 06:54:57

  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各有关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力量布局不断完善,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顺利运行,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挂牌,建成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超50个,新建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持续深化,中央和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使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个重点专项、13万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港澳开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5家机构获批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试点单位,“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4年蝉联全球创新指数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批,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揭牌。

  二是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不断深化,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强化,广汕高铁开通运营,深中通道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开通旅游试运营,香港机场三跑道正式启用,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投入运作。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投入使用,“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等口岸通关改革深入开展,累计开通航线57条。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便捷,内地与香港、澳门“跨境一锁”全面实施,粤澳口岸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港车北上”“澳车北上”通行量突破100万辆次,珠海和香港机场合作“经珠港飞”项目落地。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超6万人,港澳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账户超37万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30万亿元。“债券通”上线运行,“互换通”落地实施。规则衔接深入推进。“湾区通”工程有序实施,投资贸易、市场准入等方面堵点进一步打通,大湾区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湾区标准”标识正式上线。职业资格互认深入推进,超3200名港澳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执业。横琴与澳门试行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粤港实现108项高频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三是民生领域合作更加紧密,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加速构建。港澳居民来大湾区内地就学就业更加便利,广东省中小学在读港澳学生超过8万人,48所院校支持香港学生升读本科。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7家,孵化港澳项目4800余个。高品质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港澳药械通”指定机构增至19家,累计批准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7个、医疗器械21个。香港服务提供者在粤开设或运营养老服务机构7家,港澳居民在粤参保近35万人次。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投入试运营。“美丽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完善,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大湾区分中心正式启用。

  四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面落地,推出首批18项法治示范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最高人民法院大湾区司法研究中心揭牌,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成立。横琴粤澳合作更加深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分线管理”等政策文件出台,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全线贯通,中国—葡语系国家技术交流合作中心落户,澳门新街坊开售。前海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出台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深港联合发布支持风投创投联动发展“18条”、打造知识产权创新高地“16条”,落地全国首家“双牌照”境外银行大新银行深圳分行。南沙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碳酸锂期货及期权,南沙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揭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招收首届本科生。河套深港科创合作起势良好,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 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建成开园,科研机构跨境资金调拨“科汇通”试点启动。

  向纵深推进大湾区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亟待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日前,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大湾区建设作了进一步部署。我们将按照领导小组部署安排,进一步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与粤港澳三地及有关部门一道,狠抓政策措施实化细化,加快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一是以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推动粤港澳合作向纵深发展。细化支持横琴开发建设政策举措,加快产业资源导入,确保如期完成2024年第一阶段目标要求。完善前海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优势叠加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法定机构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南沙先行启动区建设,推动南沙在营商环境建设、要素市场化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实施好河套深圳园区规划,强化“一区两园”统筹开发利用。支持深港口岸经济带和香港北部都会区联动发展。

  二是以加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带动科创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汇聚粤港澳三地优势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以建设“数字湾区”为抓手,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体系互动对接。

  三是以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快“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提升港口群和机场群整体竞争力。优化口岸功能和布局,在更多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一地两检”。提升港珠澳大桥使用效率,发挥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效能。进一步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等试点,深化“深港通”“债券通”“理财通”等金融互联互通举措。深入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在深港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继续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生活处处是“赛场”,人生处处有“赛道”。生活因拼搏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无憾。从“大国重器”的科研工作者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绽放青春的大学生村官;从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到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人民群众春运出行的铁路职工……笃步前行的中国,每个人都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走好新时代的拼搏之路。每个人都响应时代号召,靠平凡岗位实干担当,永葆奋斗姿态,携手前行,凝聚时代最磅礴、最深沉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昨天还有客户给我打电话,他是1月初刚刚以4.1%的利率贷了款,不过现在还没有放款,来问我能不能按3.7%走,我还是建议他马上联系银行经理。”孙先生说。

  谈及年初信托产品收益率表现,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产品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融资成本下行,是经济增长下行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所致。2023年经济增长回暖是大概率事件,但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

  全面注册制改革将大幅优化发行上市条件,仅保留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必要的资格条件、合规条件,将核准制下的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

  第二,坚持放管结合。注册制改革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诚信环境和资本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这次改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进行了系统优化和安排。同时,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保持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2012年顾家老粗布市场的建成,为顾家村这个传统的老粗布生产经营村庄带来新机遇。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改造升级,分散经营的市场主体有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众多商户不再跑市场找销路,而是坐等客户上门,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翻番。

许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