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茶通典》发布:讲述一片小叶子的大发展故事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9 03:18:51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6月7日,《宁波茶通典》首发仪式暨第十二届“中绿杯”(宁波地区)颁奖典礼在浙江宁波举行。《宁波茶通典》涵盖了宁波茶的历史、品种、种植、加工、品鉴等多个方面内容。

  宁波产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唐时,宁波开海上茶路之先河;宋时,宁波是中国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主通道;明清时,宁波是茶叶环球航运的集散中心。

  “希望能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宁波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据《宁波茶通典》主编姚国坤介绍,这套书籍的出版,是对宁波茶文化的一次深情告白,也是对未来茶文化发展的期许。

  诚然,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市已有茶园面积21.3万亩、专业化经营主体580余家、茶农3.8万余户。

  品茶,品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其背后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沉淀。如何“泡好”生态、文化、创新“三杯茶”,把“一片小叶子”做成“共富大产业”?

  以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为例,作为望海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大部分茶场都位于海拔400米至1000米的高山山麓,山中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无污染,有着得天独厚的育茶环境。

  目前,该镇现有茶场面积8000亩,其中8家茶场获得SC认证,3家茶场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023年,该镇茶叶总产量60吨,茶产业产值超过6000万元。

  看着一座座荒山变成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一个个小作坊变成一个个标准化的茶企,深甽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干部胡志云见证了该镇的发展。据他介绍,近年来,根据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该镇又相继开发了红茶、黄茶、白茶等多种茶类并成功打入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肯定。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李斌表示,近年来,该市坚持统筹推动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茶”一体化融合发展理念,狠抓茶园建设强基础、优化茶类结构增效益,开拓创新,勇毅前行 ,把“一片小叶子”做成“共富大产业”,茶产业呈现出区域化、专业化、品牌化蓬勃发展之势。(完)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王有鑫认为,目前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结算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大,市场主体对于人民币结算的使用意愿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过去三年全球面临产业链瓶颈背景下,中资企业对于产品的定价权稳步提升,对于进一步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创造了积极条件。

  良种是产业的“芯片”,强化渔业科技创新是打破核心技术制约、破解渔业产业“卡脖子”风险的关键。刘新中表示,下一步围绕重点品种,将进一步加快优良品种培育。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保护和发掘,摸清渔业资源家底。加快国家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9日下午,卢拉又会见了全国27个州的州长和副州长,对8日事件进行讨论。卢拉在会后再次对事件进行谴责,并表示在查明事件的幕后组织者之前,政府“绝不会放弃”。

  “南平市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652.7万亩,竹产业基础较好,全市规模以上竹企业180家,年产值约314亿元,拥有全国第一家上市竹企业——龙竹科技等龙头企业,为推行‘以竹代塑’提供了有利条件。”南平市副市长杨新强表示,“当前南平竹产业发展氛围越来越浓。2022年11月,中国竹产业协会发布了‘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榜单’,南平市有龙竹科技集团和祥福工艺两家企业上榜。”

  本报记者 王明峰采访整理

刘湘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