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上海解锁新政策 松绑科研人员助推创新力量“破圈”市场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5 13:15:55

  如何跨越实验室到市场的阻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记者在上海调研时发现,这里在前期消除制度政策限制的基础上,正通过改革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助推新质生产力走出实验室。

  记者见到青年科学家马麟时,他正忙着研究一款光子互连芯片的量产工艺。这款芯片和算力芯片集成后,可以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大幅提高算力。

  研究成果得以市场化转化,得益于不久前马麟拿到的2 000万元风投。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 马麟:相当于你这个房子不是百分百属于你,然后你要卖它或者处置它的时候,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改变来自上海推出的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其中一项,就是在明确转化科技成果收益比例等单位权益的前提下,允许科研人员享有科技成果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服务处副处长 梁冰:进一步解决围绕困惑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细绳子”的堵点、难点问题。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有更大的自主权来实现创业,也是让我们的社会资本和我们的产业能够更加顺利地承载我们科学家的成果。这个也是我们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像马麟一样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94家,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超60亿元,估值约370亿元。

  通过改革提高成果转化率的不止高校,上海还在全国率先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试点范畴,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在上海市嘉定区这家医疗器械产业园,医学专家和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双向奔赴,一批交叉学科的实验室正在加速医疗器械创新成果产业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瑞金医院院长 宁光: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创新松绑,贯通了整个医疗器械生产的上下游,加快形成医疗器械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尽管春节肯定要在艰苦的训练中度过,队里也为年轻人们准备了一些惊喜,“大年三十当天我们准备了一天的娱乐活动,让队员们散散心,晚上大家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为即将到来的一场场比赛鼓鼓劲儿。”(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41/12624060413398486797.jpg" alt="" />

  “叮铃铃、叮铃铃”……

  事实上在去年5月举行的2022年达沃斯论坛,粮食供应等问题就受到“特别关注”,当时有参会人士透露,受嘉宾变动等因素影响,论坛有关民生问题的讨论不多,引起的反响也有限,表明达沃斯论坛还需进一步拉近与普通人的距离。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67/18278543188385075767.jpg" alt="" />

  <strong>(国际观察)达沃斯论坛之难:当软肋被多重危机放大</strong>

叶弘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