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首发 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吗?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5 03:30:57

  财政部今天(14日)首次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由承销团进行竞争性招标后确定。

  根据发行安排,本期国债将通过财政部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招标发行,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总额350亿元。本息兑付日期方面,从2024年6月1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2074年6月1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投向科技创新、美丽中国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它会带动我们相应的总需求的扩大,也有利于提振 市场信心,有利于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它实现了融资和投资之间的匹配,就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资金是明确的。不同项目的期限是不同的,就需要不同的资金跟它去匹配,有利于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风险。

  根据财政部通知,这次发行的50年期国债招标结束到6月17日进行分销,6月19日起上市交易。

  属于记账式国债

  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

  这次发行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但投资要坚持谨慎原则。

  目前我国的国债类型主要包括两种,按照不同的发售对象,可以分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大类:储蓄国债直接面向个人销售;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上市后,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

  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都属于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购买,也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开展债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购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超长期特别国债还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它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发生相对变化,就是一方面我们得到的是利息,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价格的差异。有价格差异有涨有跌,对于我们的投资人来讲,也要注意到市场波动风险,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也要注意理性投资。

  整体供给较均匀 发行节奏较缓和

  包括今天(14日)发行的3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内,我国今年会发行一共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这其中有“首发”也有“续发”,一共发行22次。专家表示,这样的发行节奏较为缓和,有助于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根据安排,目前已经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年期400亿元,30年期首发400亿元、续发450亿元,加上此次发行的50年期350亿元,共发行金额1600亿元。今年,我国共发行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三种期限共发行22次。

  从发行安排表中可以看到,三种期限国债都涉及“首发”和“续发”。这又是什么呢?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罗志恒:“首发”主要是第一次发行某个期限品种的国债,“续发”是在已经存续的国债的基础之上,再次发行同一期限的国债。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朱清良、朱清涛非法开采的行为,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构成环境民事侵权。朱清良、朱清涛作为非法开采行为人,违反了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应对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strong>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strong>

  李诗林认为,对于产品初始备案资金的要求,初衷是打击一些“买壳”“卖壳”的虚假私募行为,同时也为了保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以后能够维持基本业务收入。不过,预计业内针对这一条款会反馈一些不同意见,特别是对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来说,在实践中,这些基金投资项目从项目接洽、投资协议谈判到完成投资交割等流程、周期较长,因此,这些基金往往是在投资项目确定以后再通知投资者实际缴付出资,而非一开始就将大量资金置于私募基金账上。此外,当前我国正鼓励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投资,这些投资往往不需要太多资金,基金规模过大,反而可能会妨碍这些基金对早期项目的投资。因此,建议监管层面再汇集行业内多方面反馈意见,在规范与发展之间寻求适度平衡。

  竹立家说,写好第二个答案,真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地见效,说到底需要干部队伍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确保永远对党忠诚。

  同时,绿色能源代替烟草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2022年云南省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中国铝谷建设成效明显,硅光伏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迅速壮大,开工新能源项目超过2000万千瓦。

  “书画作品上的印章同样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李玉生说,美国学者威廉·罗肯特曾称赞中国篆刻艺术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而篆刻家是“能使石头唱歌的艺术大师”,他潜心观察每一位名家的用印并从中领悟印章和书画作品的融合之美,继而又开始痴迷篆刻,在西泠印社名师邓昌成和西泠学堂林墨子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篆刻。

林瑞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