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沙言林语”中述绿水青山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7 20:20:07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记者 冯志军)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首场报告会在兰州举行。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来自甘肃多地的5位治沙造林的典型代表,用数十载与生态环境抗争的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

  甘肃境内自西至东分布的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该省由此也成为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阵地。

  “小小一粒沙并不起眼,但对我而言,治沙就是我的事业。”在风沙一线已坚守39年的国家卓越工程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现场分享了他与沙的三个故事:为治沙研发设备,使甘肃治沙装备走在全国前列;与沙漠抢良田,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为黄河生态助力,解决黄河首曲地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问题。

  “活人,不能让沙子给欺负死!”古稀之年的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代表郭万刚回忆过去,讲述了“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故事。“只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治,就一定会有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那一天。”他说。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分享父亲当年对她的话语:“还能搬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的家呀”,使她经历从“想逃走”到选择回去,最终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治沙防沙的故事。

  来自甘肃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刚强兄弟”已76岁,两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20岁义务植树,用半个世纪把家乡的黄土地建设成美丽乡村的故事令人泪目,他们克服千难万险用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买树苗、种树、养育树苗,几十万株绿树披绿荒坡。

  “我们只要活一天、干一天,一直种下去。只有满目的绿色,才让我们心里踏实、心里高兴。”“刚强 兄弟”说。

  包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三北精神”“八步沙精神”的5名林草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人心。甘肃省林草局副局长高建玉表示,目前林草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社会要向榜样学习,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林草事业的实践中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甘肃智慧。

  据了解,此次甘肃省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将历时约1个月,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甘肃省“三北”工程区各市(州)承办。(完)

  当然,现在来看,这样的预测有些“冒失”,因为去年拿到美网冠军的西班牙天才阿尔卡拉斯临阵因伤退赛;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会师决赛的呼声高涨。

  “誓要拿下‘绿马’”“等了20多天终于到了”……2022年夏天,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铜奔马毛绒玩具“马踏飞燕”一炮而红,一周内销量约2万件,线上线下店铺都被买空。

  “2022年人比较少的时候,一周可能也就带看一两次,现在每天都得带看两三次,还有很多线上咨询。甚至有时候还能在屋里看到同时在带看的其他同行,这是挺久没有过的了。”罗勇说。

  据美国媒体报道,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和肯塔基州等地发生了30多次龙卷风,其中亚拉巴马州灾情最为严重;该州中部搜救行动仍在进行,死伤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佐治亚州全州、亚拉巴马州部分地区已宣布因恶劣天气进入紧急状态,两个州仍有超过2万用户断电。

  23年前,倪文军就开始在莫斯科做服装批发生意。今年从俄罗斯返乡一个月来,他一直在村里张罗着过个热闹年。“鞭炮要放个够。”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石家庄1月14日电 题:特写:河北两会有了“雄安团”

李大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