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文 推动省级信用立法全覆盖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05 07:05:11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旭    

  昨日(4日),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日前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推动出台社会信用建设法。推动省级信用立法全覆盖。定期更新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规范信用信息查询使用的权限和程序,依法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法治化是与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匹配的。“法治经济需要让每一位公民的信用有记录,这种信用不仅是一套数据,一套评价体系,更要成为一套法律的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提出,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关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目标、任务和制度框架。

  《行动计划》要求,推动解决重复赋码、一码多赋等重错码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的赋码权责,完善赋码部门与国家代码中心的数据共享与校核机制。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动态更新代码库。

  同时,《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级、县级设立的平台不超过一个,整合后的平台应当具有唯一名称、唯一运营主体。将地方平台全部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实行清单式管理。完善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22年,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信用立法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3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其中,社会信用建设法被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项目类别。

责任编辑:何松琳

  “东胡林遗址是探讨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最重要考古发现,是中华民族雄踞欧亚大陆东部的基础保障。由于种种原因,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进展缓慢,遗址保护现状与其世界级科学价值和巨大影响力很不相称。目前,遗址的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民盟北京市委秘书长严为呼吁加大力度实施保护利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7日电 题:2022年中国经济“成绩单”现六大亮点

  长期以来,珊瑚除了因为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备受人们关注,关于它还有一个问题常常令人困惑——珊瑚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

  经济运行的稳健也体现在中国内需总量规模继续扩大。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达到12万亿元。中国仍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去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个百分点。

  王小龙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其表示,以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能去递交申报材料的公司,基本上已经规范过一两年了。他认为,餐饮企业上市卡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餐饮企业近几年盈利难度较大,能否顺利发行跟盈利能力紧密相关,利润率和利润规模不太高的餐饮企业,要发行是有难度的。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可能在等,王小龙表示:“现在这个节点,企业可能判断自己的业绩、增长曲线不是最好看,对发行上市的预期不是最理想,他们会选择等一等,等市场恢复、报表相对好看一些再去发行。”

  从世卫组织将3款中国新冠疫苗纳入紧急使用清单,到超过100个国家批准使用中国疫苗;从土耳其、阿联酋、智利等30多个国家领导人带头接种中国疫苗,到许多国家把中国疫苗作为低龄儿童唯一使用的疫苗,国际社会给中国疫苗投下了“信任票”,任何谎言都抹杀不了。

蔡原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