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科技外交: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暨《科技外交导论》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来源: 安徽网
2024-06-24 07:20:35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当前科技外交呈现出对科技类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吸纳科技人员深度参与更多、开展方式更加灵活、坚持科学原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更紧密四个特点。未来应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科技外交实践探索,推动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技外交理论,为我国科技外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外交学院高飞副院长强调,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大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科技不仅是大国竞争的关键,也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新疆域。作为科技创新与国际关系的重要交叉领域,科技外交在服务国家战略、塑造国际秩序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围绕关键科技领域的大国竞争、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前沿领域。《科技外交导论》编撰的目的是对当代科技外交定义、作用、特点、领域、方式等内容进行梳理,旨在推动外交与科技跨界合作,促进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新书发布环节,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靳晓明,围绕《科技外交导论》的 内容与意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认为该教材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于培养科技外交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外交学院郑启荣教授认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该开展全方位、广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提升化解危机的能力,增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科技外交导论》的出版恰逢其时,能够帮助科技人员拓展国际视野。经济科学出版社经济理论分社社长孙丽丽认为《科技外交导论》有助于让更多读者了解科技外交、熟悉科技外交、掌握科技外交。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耿协峰从全球化发展与全球治理角度进行了阐释,认为科技与外交紧密结合具有十分迫切的必要性,全球科技治理成为日益凸显的大国外交课题。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于江副院长、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薛静副院长、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牛仲君副教授,围绕科技外交与开放合作和创新发展、对外科技人文交流的实践与思考、联合国科技治理的机制与路径的主题进行介绍。在分组讨论环节,其他与会学者围绕科技外交研究动向及未来发展、大国关系与国际科技竞合新态势、全球科技治理现状及趋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外交政策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

  <strong>杨华升:</strong>症状主要是聚焦在两个类别。一种是患者的呼吸道症状还很突出,比如常见的是咳嗽、咳痰、咽干,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叫“余邪未尽”,用老百姓的话叫“还没好透”或者“没好利索”;第二种是有一些人可能原本身体就比较差,或者甚至有一些基础病,经历一次新冠发烧,机体跟病毒的斗争以后,虽然他呼吸道症状已经不突出或者几乎没有了,但有些像全身乏力、长期没有食欲,或者是睡眠障碍、心悸、心慌等症状。从我们中医角度主要是“气阴两虚”,也就是身体比较虚弱。特别是现在很多人需要返岗工作,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虽然典型症状不多,但是很难胜任原来的高强度的工作。所以我们现在从中医的思路上来讲,主要准备了两个方子,一个方子是以“清除余邪”为主,另外一个主要是立足于“扶正”,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为主。

  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救治重症患者——

  本次“唐诗的回响”音乐会由中国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和美国亚裔表演艺术中心合作举办,在全美共演两场,其中首场演出于6日在费城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弗莱森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期间,纽约还启动了“欢乐春节”苏州主题日系列活动。8日,在纽约华美协进社将举行“文化苏州,纽约早年”主题文化表演和互动体验。(完)

  今年春运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等各项措施以来的第一个春运,预计民航客流量将明显增长。双流机场表示,离蓉高峰预计出现在1月17日至19日,日均出港旅客人数将突破3.9万人次;节后返程高峰预计在2月3日至5日,届时日均进港旅客或将突破3.9万人次,每日进出港客流高峰时间段则为每天7时至10时、19时至20时两个时段。预计进出港航班最多的5个目的地机场分别是:成都双流—北京首都、成都双流—广州白云、成都双流—深圳宝安、成都双流—杭州萧山、成都双流—北京大兴。

  <strong>锚定高质量发展</strong>

  据悉,<strong>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冠的适应症在2022年7月才获批,此次国家医保谈判只涉及治疗艾滋病的适应症,新冠适应症并未包含在其中。</strong>

徐木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