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8 21:11:59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题: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7日,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绿普惠发布《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碳普惠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 多元的激励,是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碳普惠机制对于释放消费端碳减排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碳中和”框架路线图可知,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占比为53%。2022年出版的“碳中和逻辑体系”一书指出,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已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我国个人消费端的减排空间巨大。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说,生活消费端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从需求侧进行减排非常重要。鼓励通过碳普惠机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以促进消费端减排。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鼓励形成有效的碳普惠市场供给,拓展更多碳普惠机制方式,建立高质量的碳普惠体系。

  在相关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导下,碳普惠机制近几年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报告称,尽管当前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我国碳普惠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碳普惠建设还面对诸多挑战,在场景标准开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完)

  2022年6月14日~16日,三星堆遗址六个祭祀坑新发掘成果的最后一轮直播圆满完成,最后一天更是掀起了一个小高潮:8号坑新出土的顶尊蛇身神人像与1986年2号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实现了3000多年后的再度合体,并重新被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以长周期视角看,当前是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阶段。在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看来,西方主宰世界的时代正走向终结。随着亚洲国家回归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历史地位,一个不同的时代已经开启。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日至5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有轻到中度霾,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和汾渭平原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受南支槽和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2日至4日,西南地区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和平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中国放眼长远、胸怀天下、坚定信心,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点亮灯火,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五年来,中国在努力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开展奋发有为的积极外交,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理念、展开新行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增。

  被誉为行业“诺贝尔奖”

张睿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