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罗震:澳中关系为何重要?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5-14 01:40:32

  中新社悉尼5月13日电 题:澳中关系为何重要?

  ——专访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罗震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James Laurenceson,中文名罗震)是一名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他自高中时期就对中国经济感兴趣。他称,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需要保持稳定关系,以确保商业联系继续蓬勃发展。澳中关系为何重要?罗震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澳中关系研究院(简称ACRI)成立以来开展了哪些有关中澳关系的研讨会,同中国智库或大学进行了哪些交流与合作?

  罗震:澳中关系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与中国的大学和智库进行了良好互动。我们每年都会在网站上发布一份年度报告,记录这些互动和交流。这些互动和交流大部分是澳中学者自己发起和推进的,而不是正式的机构层面的安排。ACRI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通过研究、分析和讨论,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交往提供信息。我们的研究人员经常被征询,向双方官员提供建议,多位澳高级官员也表示从澳中关系研究院提供的信息中有所收获,愿意参加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的活动。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9年来,中澳经贸合作取得哪些积极成果?

  罗震: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为其国内人民带来了好处,而且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国际联系,令澳大利亚等国也受益匪浅。尽管两国存在一些分歧,但双向贸易仍继续创下历史新高。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仅去年1月至11月,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2812多亿澳元,同比增长超过8%。其中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为1847多亿澳元,同比增长逾17%,占澳大利亚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35%。澳大利亚自华进口额为965多亿澳元,占澳大利亚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24%。与此同时两国投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据中方统计,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已超过1000亿美元。去年1月至11月,澳大利亚对华投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9%。关税等壁垒的消除无疑有助于企业更好利用潜在的经济互补性。

  我们是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中国购买澳大利亚的很多初级产品,这也刺激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在区域一体化的所有讨论中,都应该考虑到各方利益,澳方希望区域一体化不仅带来经济繁荣,也带来安全和稳定。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中澳在经贸、教育、旅游等领域有哪些互补性?

  罗震:我想不出有哪两个国家的经济互补性比澳大利亚和中国更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产、能源、农业、教育和旅游市场。澳中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两国的经贸合作已取得巨大成就。在货物贸易方面,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7200万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200多亿美元,增长了约3000倍。中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既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澳大利亚也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19年,中国赴澳大利亚游客达140万人次,在澳大利亚消费21亿澳元;中国在澳留学生对澳经济贡献达120亿澳元。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 才优势。澳大利亚具有丰富且高品质的矿产资源、世界领先的特色专业技术、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和相对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例如,澳大利亚现在向中国出口大量锂辉石,而澳大利亚最畅销的多款电动汽车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在矿业方面,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关键矿产和稀土行业的崛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此类资源的需求以及与澳大利亚合作的兴趣可能会持续增长。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评价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去年的访华之行?未来中澳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罗震:阿尔巴尼斯总理去年的访华之行非常顺利。双方都在努力使两国关系企稳向好。尽管分歧依然存在,但不影响两国的整体关系,也不影响经贸等领域的互惠互利合作。如何维持这种合作关系向前发展是澳中面临的挑战。我相信,通过专业的外交表达和分歧处理,务实合作的许多好处是可以实现的。在双边关系中,改善沟通对话的方式也是有作用的。正因如此,ACRI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和对话,在保持学术严谨的基础上,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接触提供信息,从而有所作为。(完)

  受访者简介:

  罗震(James Laurenceson),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职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国山东大学。学术研究发表于《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经济杂志》《澳大利亚国际事务杂志》等主流学术期刊,并于《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澳大利亚人报》《悉尼先驱晨报》《南华早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观点文章。

  买不到布洛芬的焦虑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云,一时间难以拨开。布洛芬如此紧缺,究竟是卡在哪个环节上了?人们何时才能轻松购买这一常用药呢?

  在企业提高产能、打击“黄牛”、政府调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难题”正在逐渐缓解。李津表示,“医疗器械的生产扩容,比药品的扩大生产规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内扩大产能更容易。”另外,赵先认为“感染高峰过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回落,政府调配保供也在努力。”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抗原行业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根据湖北省艺术类专业统考考生防疫安排,余福霖需要持有从12月5日开始连续6天的核酸阴性证明,并在12月8日之前抵达武汉参加省考。

  同在12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就曾在某论坛上开讲,特别提到“第四针一定要变换疫苗,不能再用灭活疫苗了”。

  南京市从12月19日起,每日持续向市场投放退烧药200万片,153家零售药店统一拆零销售,每个顾客限6粒,凭身份证购买;马鞍山也宣布从12月21日起,市内的377家药店将以拆分方式零售退烧药,每人凭身份证可购买退热药1份(4粒),定价1元……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开国大校,北京理工大学离休干部,原北京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0日在河北逝世,享年103岁。

周文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