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气候变化可动用价格力量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5-12 09:12:28

  全球市场上一桶石油的售价在80美元左右。可以思考一下油价的力量:它激发出了人类的广泛努力,投入数万亿美元,实现技术突破,并创建了一些全世界最大的公司——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从地球上可以找到它们的地方开采化石燃料。

  2024年,这些燃料和其他物质的燃烧,将向大气层排放约360亿吨二氧化碳。政策制定者们希望将这个数字降至零。但要实现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激励措施——这就是政府必须尽快给碳排放标价的原因。

  碳税是最有效的办法。它能把投资引向绿色项目,并使政府可以削减其他的扭曲性税收。然而,迄今为止,政治因素已被证明无法逾越。富裕国家担心能源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经济呈现碳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则担心,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会超过自己理应分担的份额。截至2023年,全球征收充分碳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只有不到5%。

  另一个选项是碳交易,由政府规定排放限额再由市场定价。有能力增加减排数量的参与者可以向无法减排的参与者出售碳信用。欧盟的碳交易系统是36个同类计划中最大的一个,涵盖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排放量,设定的每吨碳排放成本最高可达110美元(目前已有所降低,部分原因是清洁能源得到大力发展)。在另外的、未受监管的碳补偿市场上,一些具有环保意识的公司可以为丹麦的碳捕集技术,以及津巴布韦的森林保护提供资金。

  然而,将这些市场统一起来,达成某种类似全球统一价格的东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碳减排不像实物商品那样可以互换:监管薄弱国家减少一吨碳排放可能耗费不了多大成本 ;靠森林实现的碳补偿可能化为乌有,甚至变成彻头彻尾的欺诈。最粗制滥造碳补偿的价格最低可以做到每吨1美元,但只能用于毫无章法可言的“漂绿”行为。对碳补偿采取质量控制虽值得称道,但依然是任重道远。除非碳补偿措施设计得完美,志在长远,否则与实际排放量相抵后的结果将使世界进一步远离净零。

  可行方案已呼之欲出。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专家提出了制定碳价下限的方案,各国政府可以借助税收、碳交易或同等措施来制定价格下限。如果将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国家的最低碳价分别设定为35美元和145美元,再结合足够高远的排放目标,那么这种方法应该足以让全世界回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不超过2摄氏度的轨道上来。

  现在需要的是达成一项能让一定数量的大国共同行动起来的协议。例如,欧盟新的边境调节机制对不符合欧盟环境标准的某些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为该地区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动力。有了得力的激励措施,人和企业才会寻求最优和最快的减排方式,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拖延的时间越长,任务就会越艰巨。

责任编辑:杨淳端

  “地球2.0”项目是一个由中科院资助,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发起的系外行星巡天卫星科学观测项目,葛健是项目的牵头人。项目计划发射一个到日-地拉格朗日L2点轨道处的、由6台凌星望远镜和1台微引力透镜望远镜载荷的科学卫星,并在持续4年中,凌星望远镜将凝视观测120万颗以上的类太阳恒星,并从其探测到的3万多个系外行星中,筛选出“另一个地球”,即“地球2.0”。

  专家指出,这个纠正来得正当其时。一方面,目前多地的财政已经很难再支撑一轮又一轮全员核酸,近期多地开始对核酸收费就是证明;另一方面,随着过去一段时间的常态化核酸普及,一些地方的核酸检测实际上已经陷于低效甚至无效。

  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2012年,神舟九号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技术;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开展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在轨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近地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深圳市民 郑女士:我来了有10来年了,也可能就是看到了红树林,今天一步一步地发展,建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美,原来的鸟很少,现在鸟也多了,这是深圳的一个名片,确实很好。

  “要我说啊,皇帝最好演了,因为谁也没见过。”如今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典角色,感受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自己演得并不够好,尤其那时没人认为《还珠格格》这戏能火,第一部的服装、场景都不怎么讲究,但它就是火了,大家都说好,那么他“觉得挺值的”。尽管成名时已经41岁,但毕竟演一辈子戏都没有一个角色被记住的演员,才是大多数。在这个需要一些“偶然”和“命”的圈子,张铁林承认自己的运气,“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受益者,演了皇阿玛就火了一辈子。”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私募华平投资和国际房地产开发管理商睿星资本正在涉足中国房市的租赁业务。本月8日,美国黑石集团旗下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龙地宣布,即将完成对粤港澳大湾区约28万平方米现代仓储的收购。此外,据克而瑞地产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有嘉里建设、香港置地、易商红木、新加坡地产商凯德集团等多家外资机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项目收购,仅以已披露数据统计,总金额超过283亿元。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呈现下行态势,外资频频出手被一些人认为是“抄底”行为,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房地产向好的表现。加上最新出台的楼市“金融16条”,以及新公布的70城房价数据都释放出相对积极的信号,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转机?面对外资进场,中国房地产行业又是如何看待?《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刘雅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