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展出近百幅作品 呈现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千年脉络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8 00:04:45

  中新网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 钟旖)从南宋许迪的《葵花狮猫图》到明代林良的《鱼鸟清缘图轴》,从清代朱耷的《荷花鹭鸶图轴》到张大千的《荷花图轴》,再到中国当代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的力作……

  6月16日,当记者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中国花鸟画千年发展的演变史以画作方式呈现眼前,彰显出传承有序、文脉绵延的生命张力与艺术魅力。

  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联合策划主办的“花开千年 时代意象——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学术联展暨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主题创作学术邀请展”正在展出,吸引书画爱好者前往“打卡”。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百幅展品从宋代至当代分立单元,由古代花鸟画与现当代花鸟画两部分组成,勾画出中国花鸟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千年历史脉络。古代部分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书画资源为依托,精选宋代至近代35件(套)馆藏花鸟画珍品,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14件(套)。现当代部分作品60余幅,均来自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基本反映了当代花鸟画的创作面貌。

  “展览本身具备引领性和示范性。此次展览,通过古画与当代画家的新画搭配,具有传播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意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谢小凡说,从画的品种看,花鸟画在今天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但打破局限、永无止境地探索是艺术家们需长期坚持的课题。

  “此次展览筹备了两三年时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乔宜男表示,在策展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意把从南宋到元明清的花鸟画馆藏与当代画家作品相结合,按中国花鸟画的时代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当代花鸟画的一种思考、一种展望。此外,展览免费对观众开放,有利于向每一位观众传递中国画的审美观,对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据悉,展 览将持续至6月30日,免费对外开放

  (二)主要目标

  “这个数据反映了游客逐渐对出境游恢复信心,同时旅行社上架的货品也更加丰富,为人们出国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携程团队游CEO江文表示。

  毛宁:我想强调的是,美方动用武力攻击误入的民用无人飞艇,是过度反应,违反国际惯例。

  事实上,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大家就注意到他们与华夏民族在语言、习俗、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戎狄荐居,贵货易土”。但它是大一统视域下的区别。孔子在《春秋》中主张合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认为夏、夷可互变,夷用夏礼,即夷的行为符合周的礼乐文明,夷则进而为夏;夏用夷礼,则退而为夷。大一统下明“夷夏之辨”,强调兼容与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厦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称,疫情期间,厦门市文旅系统邀请境外重点客源市场在华代表来厦门体验品牌旅游节庆活动,保持厦门城市形象热度。同时要求各出境游组团社精心策划出境游线路产品,为出境游客营造安全、舒适旅游环境。(完)

  与<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通话时,李佳悦正和球队一起离开阿达纳。

倪建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