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5 09:58:47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 薄雯雯)6月3日下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办的202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聚焦土地恢复、阻止荒漠化和增强抗干旱能力。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发表视频致辞表示,尽管地球上超过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正在退化,但这种退化并非不可避免,人类拥有扭转危害、恢复环境的知识和能力。中国一直致力于开展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政府推动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国山水工程”,已被评为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表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包括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建立了政府主导与民间和企业积极参与的良好机制,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期待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生态保护和修复良好实践和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卢丽华表示,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积极响应联合国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防治荒漠化三大公约和“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等,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闫世东表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始终致力于做好中国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中国环保故事的讲述者,积极展现中国生态治理成就,展示绿色技术发展。通过六五环境日宣传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

  当天主题活动还举行了两场对话,与会嘉宾分享了土地保护修复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来自联合国 驻华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和非政府组织的嘉宾参加了此次主题活动。(完)

  其实,早在“双碳”目标提出前,我国的清洁能源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在水电、风电、光伏及氢能、储能等领域,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均在有序进行。而当“双碳”目标提出后,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就此开始,清洁能源领域人才队伍开始走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转型之路。

  为逃避吉姆·克劳法下的种族压迫与暴力、摆脱经济和教育困境,1916年至1970年间美国出现“黑人大迁徙运动”,超600万黑人从南方北迁。伊莎贝尔·威尔克森在《他乡暖阳:美国大迁徙史》一书中指出,大迁徙使南方黑人全国占比从1900年的90%降至1970年的50%。

  他近日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第二次离开乌克兰,到欧洲多国“串门”。

  主要诉求:敦促欧盟在武器、物资、能源设备、燃料等方面继续支持乌克兰

  当地时间12日晚,土耳其灾害应急管理局表示,当天21时33分左右,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发生里氏4.6级地震,震中位于该省南部的蒂尔克奥卢市,震源深度为8.14千米。

陈廷海是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农民

郭雅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