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加法”换来粮食安全“乘法”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5 02:18:06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超过1.3万亿斤。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比重超过8成,产量占比超9成,不仅是老百姓饭碗里主要的粮食品种,也是农业保险政策的“主干道”。

  据介绍,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 均增长22%,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2018年,我国开始探索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保险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今年在全国实现全面覆盖。“6年间,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稳定种粮农户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廖岷说,这是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举措。

  廖岷现场算了一笔账:一位农户种了100亩水稻,化肥、农药、种子等直接投入再加上地租、人工等费用,每亩成本假设是1500元,总成本就是15万元。如果没有保险,遭遇大灾就会绝收,这15万元就全部损失了。如果投了完全成本保险,每亩可以赔1200元,加上其他农业直接补贴,基本上可以把15万元的投入补回来,解决了种粮的后顾之忧。在财政补贴下,这位农民朋友每亩自己才交大概10元,100亩地约交1000多元,受灾时最多却能得到12万元的赔偿。

  2023年8月,哈尔滨双城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个合作社种了900多亩玉米,因为投保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自己交了几千元保费,最后获得了数十万元赔款。“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能赔这么多,成本都给补上了,以后还要继续投保。”廖岷介绍。

  廖岷表示,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中国的饭碗可以端得更牢。一方面,政策全面覆盖后,对全国的小农户乃至规模经营农户都形成了保障,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年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这也是出台这一政策的背景。比如,去年河南发生的“烂场雨”,成熟小麦霉变,农业保险赔了26亿元,这对于挽回受灾农户的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

  “我们用财政支出的‘加法’,换来了稳定农户收益和保粮食安全的‘乘法’,表明了用足财政力量给农户更多实惠的决心,也体现了保障好国计民生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廖岷说道。(本报记者 刘 垠)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分析称,食品与能源价格齐跌,给CPI同比造成下行压力,不过核心通胀企稳回暖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支撑。预计3月CPI环比小幅下降0.1%,同比上涨0.9%。

  在这个过程中,季女士看到几辆消防车呼啸而过,随后救护车也赶到了。“好多119的车,一直往这边开。”她告诉记者,现场来了很多消防员,架起云梯搭救站在窗户边的人,一直往外面运人。

  但令人担忧的是,虽然沈阳常住人口近年来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其增幅却在下降。据沈阳统计局数据,2017年到2020年,沈阳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0.1万人、13.8万人、9.9万人和12.6万人,而到了2021年增量大幅下滑至4.5万人,2022年再度下降至2.9万人。

  实际上,华为自研ERP主要出于形势所迫。据知情人士介绍:“2019年5月16日,美国把华为加入实体清单后,供应商在几天内就通知对华为断供停服,但旧有ERP系统作为华为公司的中枢神经,支撑了华为公司每年数千亿产值的业务,一旦出问题,基本业务运转就会瘫痪,打击不亚于从现代社会一夜间回退到农耕时代。为了不让管理退步,同时一并解决旧有ERP系统灵活性差、业务需求响应慢、智能体验差的问题,唯一出路只能是自研。”

  中新经纬梳理了24家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上市银行,24家银行中,仅江阴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其余22家均有所下降。多家银行在年报及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净息差下行压力依然是2023年经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时间,中国成为众多跨国公司高管行程单上的重要一站——超百位企业高管纷纷到访,掀起一股“访华潮”。无论是阔别已久的故人,还是新面孔,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从商务考察到参与“投资中国年”活动,他们此行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做多”中国。

徐木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